值得正视的“泛娱乐化”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10:12 南方新闻网

  回望2006年系列评论

  傅国涌

  回望消逝的2006年,我个人感受最深的是整个社会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趋势。虽然,“娱乐至死”的口号早就流行,同名译作曾经是两年前的一本畅销书,娱乐主导媒体,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早已是人所共知的秘密,但到了2006年,娱乐已不仅仅是娱乐,她开始迅速穿越娱乐的边界,肆意蔓延,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毛细血管。

  足球解说员黄健翔的一句“万岁”引发网络青年的口水大战,演员张钰以自我牺牲的决绝挑战演艺圈性交易潜规则上了报纸新闻的头版,明星绯闻、怀孕生孩子似乎都成了头等大事……也许这一切本身就是娱乐,无可非议。然而,许多严肃的社会新闻常常也被处理成了娱乐,比如民工讨不到工资要跳楼,腐败官员的曝光,还有杀人、强奸等刑事案件……一次次都逃脱不了变成茶余饭后的娱乐材料。我们甚至会蓦然发现,当人们在不同风格、不同牌子的房子、车子、高档消费品之间精挑细选、殚精竭虑时,这些不会说话的物质也都悄然成了娱乐的载体,化作我们生活的娱乐。此时,难道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

  本来娱乐是人类自己的创造物,正常的娱乐无疑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唱歌也好,跳舞也好,小品也好,电子游戏也好,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娱乐,都是因人类的需要而出现的,人类需要娱乐来放松自己,在歌与舞中获得愉悦,在紧张、繁琐的世俗生活当中,在无数的烦恼、痛苦当中,人当然要松弛一下神经、休息一下身心,娱乐就是可取的方式之一。何况,娱乐还具有疗伤功能,能给普通人带来暂时的自我安慰。

  不幸的是,在我们这里,娱乐已不是单纯的娱乐,有时候,打开所有的电视频道几乎都被娱乐主宰,报纸版面上到处是娱乐八卦挂帅。过度的娱乐,昏天黑地的娱乐,娱乐反客为主高高地凌驾在我们的头上。当这样的娱乐化无孔不入地渗透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将会感到呼吸困难,如同陷入了一片巨大而深不可测的泥沼中。换言之,娱乐被异化了,我们的娱乐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娱乐,我们的生活几乎完全被娱乐化,娱乐成了我们释放生命能量的主要方式,乃至唯一方式,人们在娱乐中最大限度地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句话,被娱乐掏空,娱乐代替了我们的思维,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有明星在央视告诉我们,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选择太多了,因而不知所措。是的,我们确实有了选择不同牌子的冰箱、空调、汽车的自主权,我们的手机确实掌握了选择李宇春还是张靓颖的权利,换言之,我们拥有了太多娱乐的自由,娱乐中不再是单调乏味的高亢,不再是一家通吃的内容,娱乐多元化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选择,这当中也有眼泪与欢笑,有哀愁与快感,这当中也有花花草草,有一岁一枯荣。在娱乐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情感,我们的感官可以获得昙花一现的解放……不知不觉中,我们误把娱乐当做了生活的全部。就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诱导下,眼下的社会急速地“泛娱乐化”,以致许多男女忘记了人类还是万物之灵长。

  我想起爱因斯坦曾批评过在军乐队的四列纵队里得意洋洋地行进的人,“他之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单单一根脊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他也批评过“猪栏的理想”,“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照亮我的单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我还想起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一则简短的寓言,在一个小镇上,每个人一天到晚都在玩一种叫“尖脚猫”的游戏,当国王下令禁止这个游戏时,他们先是奋起反抗,然后又争分夺秒地去玩他们的“尖脚猫”。这是娱乐对人间的异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不幸的悲剧。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出现,就得正视“泛娱乐化”趋势。在新年到来之际,我这样说,也许太沉重了,一点也不够娱乐、不够轻松。

  (作者系知名学者)

  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