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绽放的美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12:18 新闻晚报

  亲爱的读者,昨夜我们走出报社,南京路已经是一片辉煌。

  不夜的华灯,照亮了我们的思绪。我们回忆起这一年头版用大字做题的三篇报道。

  有一篇写出了4月里万春街火灾中,70岁的上海市民朱燕珍老太和她的女儿,架起了一架“生命梯”,30多位逃生者,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另外一篇,写的是12月里,南昌路一座老式房子火灾,12位外地建筑工人翻过围墙,用灭火机扑灭了火,救出了一对九旬老夫妻。

  是救死扶伤的赞歌,也是传统美德的继承。可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想一想,上海居民和外地务工者,你救了我,我救了你。这两场火灾中瞬间绽放的,更是这座城市文化的美丽。惊心动魄的时刻告诉我们新老上海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真情。处于传承和变迁之际,人群的互相接受和融合,正是上海生生不息的动力之一。

  第三篇报道在不经意间到来了:江苏来沪的环卫工人沈厚平,被推举为人民代表的候选人,继而被选为闸北区的人民代表。选民中,既有外来务工者,也有上海市民。这一报道可以看成是上面两篇报道的自然的延伸。

  当然,这样的新闻不是在办公室里向壁虚拟出来的,是我们的年轻记者在火场中,在选举现场捕捉到的。或许他们在赶赴现场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他们已经接触了这个城市重要的文化主题,可是他们在采访编辑的时候回味到了。这绝对不是意外,《新闻晚报》的成员本来就是由上海人和新上海人混编的,他们对于移民城市的特点感同身受。

  我们向来以为,震撼人心的事件,记者一定要在现场才能真切感受。而城市的伟大变化,经常表现在底层市井之中。这正是我们提出和践行“新市井”新闻理念的背景。

  当然,这只是我们去年报道的很多关于上海的主题之一。当上海的2006成为历史的时候,翻检报纸,阅读一个又一个主题,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飞翔的轨迹。

  顺便说一下,我们和新人很多的单位一样,喜事连连。编辑部的年轻人中,去年有6位结了婚,有4位家中有了小宝宝。

  365份报纸,辛勤而快乐的一年过去了。今天我们来上班的时候,已是2007年的第一个早晨,面对编辑部窗前滚滚的黄浦江,我们想起孔子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新的一年,上海还将不舍昼夜地前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履行传媒的职责,作为公众的眼睛,为读者传递着这个伟大的时代和这个伟大城市的变化。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