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人情费高过大学学费?七成父母愿倾囊相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14:33 中国新闻网

  核心提示

  十几年的辛勤劳作,做父母的终于盼到了子女们自食其力的时候。然而,令许多家长始料不及的是,他们的“大后方”供应还远未结束。在大学生就业难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为了让子女们能有一份安稳体面的工作,他们不得不像准备大学学费那样准备一些必要的“求职基金”: 少则三五千,多则十来万。甚至有超过七成的父母表示,愿意倾其所有为孩子找个好工作。

  人情费真的是打开就业大门的金钥匙吗?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人情费写真:已经超过大学学费

  去年毕业的张林(化名)家境并不富裕,爸爸是一所普通中学的体育老师,妈妈则在多年前就已因身体不好而病退在家,全家人的生活仅靠爸爸每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维持着。

  好在张林比较争气,于2002年考上了我省的一所师范大学。尽管当时的生活已经非常拮据,但夫妻俩还是倾其所有、东拼西凑地送儿子到大学里读书,目的就是希望儿子将来能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到时候,家里的负担也能减轻许多。

  去年,张林终于完成了学业,夫妻俩满心欢喜地以为“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拥有大学文凭的儿子竟然在工作上卡了“壳”,招聘会没少参加,简历也没少发,就是没有一家单位回信的。

  “看着儿子整日愁眉苦脸的样子,我这心里真是着急啊!”张林的父亲狠狠地吸了一口烟,无奈地说道:“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大学生就业难已是普遍现象。不过,话又说回来,孩子书都念到这一步了,要是连个工作都找不到,我这脸上也没光啊,没办法,只能舍出我这张老脸去求求人家啦!”

  老张告诉记者说,亲戚朋友中,能为孩子工作出把力的人他都找了。“但你知道,托人又不是嘴上说说的,送点烟酒小礼品那是铺垫铺垫,真正要成事的时候,没有一定的人情费是搞不定的……嗨,这两年家里的收入,都花在给他找工作上了。这还不算,我还从亲戚那里挪了1万多元,儿子说他挣钱后自己来还。”

  虽然前后近5万元的人情费比儿子4年的大学学费还多,让老张有点心疼,但他却觉得这笔钱还是花在了刀刃上:“孩子找到一份好工作,以后找个对象档次也高……反正就这么一个孩子,花就花了……”

  记者调查:半数大学生付过人情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50%左右的毕业生表示曾经付出过一定的人情费,并且绝大多数表示这会物有所值。

  一位去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记者指点迷津:“这年头在社会上立足,不能单纯到没有一点人际关系。虽然这个人情费通常都价格不菲,但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呀,这叫做工作投资。”

  记者了解到,人情费具体多少,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要看你找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求的是什么职位。通常情况下,少则三五千,多则三五万,而那些垄断的高福利行业,没有个十来万是下不来的。

  全家动员:七成父母愿倾囊相助

  如今,大学生找工作早已经不是单兵作战了,而是需要“大后方”的鼎力支持。可以说,一个大学生求职,往往变成一个家庭的行动,就连七大姑八大姨这样的亲戚也都要发动起来。甚至有超过七成的父母表示,为了子女能有好工作,他们愿意付出全部积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去年毕业,靠参加招聘会只是一方面,但是要想进入当前一些效益好、福利高的单位就没那么容易了,只能靠家长四处走动,付出些成本当然是不可少的。毕竟进入这些行业,不仅意味着收入上的丰厚,更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提高。”

  教师观点:最关键的还是自身实力

  诚然,无论是考证书还是树形象或是托人情,对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来说都无可非议。但要找好工作,最关键的是用实力说话!

  “其实机会都是平等地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沈阳一所大学的辅导员王老师告诉记者,找工作托关系就跟手术要给医生红包一样,寻求的只是心理安慰。“没有医生愿意手术失败,也没有用人单位不想招人才。”王老师同时提醒家长,不要过于操心,把困难都帮孩子扛下来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找工作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本来就是一堂必修课,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综合能力以及出众的个人素质,想凭借完善的人际关系提升日后的职业生涯是非常困难的。况且,有的家长因为一味依赖人情求职,还会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造成金钱跟精神上的双重损失。

  (来源:时代商报;作者:王术)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