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背”到“马背”的征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2日08:43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省供销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再现新活力

  对于省供销社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是骑在“马背”上,跑得快、跑得好;市场经济初期是骑在“鳄鱼背”上,经历阵痛;进入新世纪则是骑在“牛背”上,奋力爬坡。

  省供销社主任王俊辰认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爬在“牛背”上的供销社看上去越来越像骑马,全省供销社系统要完成从“牛背”到“马背”角色的转换,破题的关键仍然是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

  “十一五”开局之年,全省供销社系统以试点村便民店网点改造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在网点“靓”起来,农民富起来的同时,浴火重生,再次擦“亮”了供销社这块牌子。网络改造让农家店“靓”起来五里后村离潞城城区不远。村里坐落着成排红砖黑瓦的宅院,王云峰的农家便利店就在这片宅院当中。这个店开了五六年,现在的生意最好。“以前的店铺是村里最差的,柜台是砖垒的,地板坑坑洼洼,木制货架靠墙还站不稳,得垒起一米高的砖头垫着。”王云峰说。经过改造,现在他的店是村里最好的,四面墙粉刷白净,地上铺了地砖,开架式货架上摆着各种日用品。

  潞城很多像王云峰这样的农家店都是由供销社掏钱改造,职工经营。在潞城市供销社印制的“经营网点示意图”上,记者看到该市9个乡镇都分布着这样的村级农家、农资便民店,全市千人以上的村都有供销社的农家店,总数已经超过60家。

  经过改造后的便民超市更具竞争力。平鲁区一个门店,改造前经营旺季一天销售额2000元,现在一天销售额达七八千元;右玉县有一家超市改造前只有800元左右的销售额,现在增加到2000元。多家超市经营者透露,他们的销售额至少增加三成。

  据朔州市供销社主任田玉江介绍,改造前,供销社的门店与村里其他小卖部没有太大区别,谁也没有特别的竞争优势。当地农民习惯就近购物,消费群被散布在村子里的大小门店“划分”。而现在超市以明显的优势吸引更多人前来购物,打破了原有的销售格局。

  旧貌换新颜的农村便民超市,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可挑选的商品,方便了农民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引导农民消费、改变农民消费观念的作用。与此同时,供销社网点改造,盘活了原来“死”的土地等资产,解决了人员“包袱”问题,在基层供销社网点改造过程中,一大批已下岗的职工重新就业,把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得有声有色。

  记者了解到,2006年,全省各级供销社在1098个试点村中建成便民店657个。在此基础上,各级供销社全面实施“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发展战略,紧紧抓住“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基层供销社网络化改造,逐步实现由网点优势向网络化优势的转变,着力构建农村现代化流通服务四大网络体系。目前,全系统已发展农资连锁企业18个,农资连锁店2119个,农资配送中心39个;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企业12个,配送中心9个,连锁店843个。经纪人与专业社成为农家宝如果说,供销社对农家店的改造带动了农村消费结构和农民消费水平提升的话,那么,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则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2006年9月份,昔阳县大寨村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寨花木经营合作社通过多方奔走,终于与昔阳县国投公司电厂达成协议:一次性购买村里6000多株苗木。村民高兴地说:“俺们的苗木变现钱,多亏了花木经营合作社牵线搭桥!”

  “今年潞城农民种的苹果遭灾,果子是结了,但是不值钱,还是农民经纪人协会帮农民联系客户、找销路。后来总算联系上了果脯厂,以一斤一毛六的价格卖给他们,帮农民解决了大难题。”潞城市供销社主任王志俊说。

  在我省广大农村,合作社、经纪人协会、农产品经纪人被农民亲切地称为“农家宝”,这些“农家宝”可贵之处在于,他们不是简单地解决农民“卖难”,而是将引导、管理、扶持贯穿于农民生产、销售全过程。这样就避免了农民在生产中的盲目性,当然也就杜绝了“菜贱伤农”“丰产不增收”的情况发生。

  在专业社、农民经纪人的穿针引线下,全省各级供销社构建起上联市场、下接农户的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2006年基层供销社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利用自身设施、渠道、人才等优势,组织种养、加工、运销等农户,积极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成立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农产品协会25个,2006年前11个月,农商合作共推销农副产品12.69亿元,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解决了分散的家庭经营与统一的大市场矛盾,把分散生产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据悉,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330个专业合作社、143个各类批发市场、27个农民经纪人协会、34个各类农产品协会。

  城市供销社增强双向流通功能

  在省供销社经历“牛背”到“马背”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城市供销社“火车头”带动作用的课题第一次被提了出来。2006年12月,为适应我国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新时期的要求,省供销社召开了建社历史上第一次全省城市供销社工作会。

  这次会议上,太原市供销社“青创田园”模式成为了全省城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样板。现在的“青创田园”已经有135个网点,覆盖太原市92个社区。“青创田园”的重点是做好市民“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的销售服务。在这些服务中心里,不仅有油、盐、酱、醋、茶、肉、蛋、奶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家政等服务,还有绿色鲜活的农产品。

  2006年春,太原市供销社依托“青创田园”这一平台,帮助阳曲县凌井店乡将26万公斤遭遇霜冻的西葫芦找到出路。据了解,供销社帮助农民销售西葫芦可以做到“不赔钱”,但却难以赢利。太原市供销社的解释是,这么做已经不是经济行为,扶持农民、助农增收才是供销社的根本目的。

  太原市供销社主任宁和平认为,“青创田园”的成功在于,它不仅能使市民在家门口买到农副产品,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他表示,在未来3年内,“青创田园”将发展建成1000个社区服务网点,基本覆盖太原市各个社区。

  王俊辰表示,城市供销社是城乡商品双向流通的桥梁和纽带,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下一步,供销社要在增强网络的双向流通功能上做文章,全力打造城乡互动两大体系:农产品供应体系和城市社区农产品直销网络体系。具体做法是在农村对基层供销社实施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将农产品集中起来,改变农民单家单户找销路的状况;在城市,通过各市供销社类似于“青创田园”的直属企业建立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将集中起来的农产品直接输送到居民社区,形成一条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的便利快捷通道。惟有如此,供销社系统才能扬鞭奋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全面发展中发挥作用。

  本报记者 张云 本报通讯员 郎卫国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