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人力资源紧缺,广东经济活力更高更强 内外源共舞共融催生协调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2日08:56 南方日报

  科学发展看南粤年终专稿⑤

  “招商引资方面,东莞对于5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如果没有新批土地指标,不引进;100万美元以下的,原则上不引进;至于60万美元以下的,则坚决不引进。”在日前接受全国50余家重点网络媒体联合采访时,东莞市长李毓全的回答掷地有声。

  从传统“招商引资”到如今“招商选资”,可以说是当前广东推动外源型经济由大到强转变的最佳印证。

  在外源型经济步入新阶的同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内源型经济也风生水起。全省私营企业户数在短短4年间增长了一倍,在去年11月底达到55万户之多。从纺织服装到陶瓷建材,从家电到电子通讯,民营经济全面参与到众多原本由外资唱主角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以外源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广东,开始转入内外源经济齐头并进发展的新时期。

  外源经济跃上新阶

  资源紧缺广东引资不降反升

  从单枪匹马到集群式闯世界

  统计显示,目前广东企业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600多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50多亿美元,其中九成以上均来自近5年的贡献。

  伴随3个月前商务部关于“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中标单位”名单的公布,以我省新广国际集团为龙头、带领一大批国内优势企业尤其是粤企建设“尼日利亚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的项目尘埃落定。

  笔者从省外经贸厅了解到,该项目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投资达15亿元人民币,产业定位已经确定为家具、建材、五金、木材加工等优势产业。据悉,尼日利亚伊莫州(合作区所在地)政府已经同意向合作区划拨首期用地10平方公里,相关手续正在办理。在不久的未来,一片“广东工业特区”将在遥远的非洲尼日利亚崛起。

  从单枪匹马走出去,到利用国家政策“集群式”走出去,越来越多的广东企业开始步履自如地搏击国际市场。统计显示,目前广东企业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600多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50多亿美元,其中九成以上均来自近5年的贡献。

  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省境外投资的重要力量,以华为、中兴、TCL、格力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境外投资发展势头良好。由于投资经营效益向好,今年以来我省共有22家企业在外增资扩股,增资金额占全省境外投资协议投资额的七成以上。

  从强调出口到进出口并重

  去年1-11月全省登记技术引进合同金额13.1亿美元,增幅高达101%。

  来自省外经贸厅的统计,我省技术进口快速增长,去年1—11月全省登记技术引进合同金额13.1亿美元,增幅高达101%。“鼓励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是当前广东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自主创新的战略措施。”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介绍,当前广东的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体现在出口贸易结构、产品结构、主体结构、市场结构等一系列指标上。

  占全省外贸进出口六成以上的加工贸易正在加快转型升级。“通过产业链条不断深化所带来的溢出效应,我省加工贸易对配套产业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也带动了一般贸易出口大幅增长。”据介绍,自2002年以来我省一般贸易出口明显提速,年增长速度均在30%以上。

  民营企业正在成为全省外贸增长的新增长点。去年1-11月,全省私营企业出口419.3亿美元,稳居全国首位,增长57.7%,占出口总值的15.4%。在私营企业的强力拉动下,我省对新市场尤其是南美、非洲和中东等市场出口增长迅速,其中对中东、南美和非洲出口分别增长48.9%和59.9%和51.4%,技术进口快速增长。

  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

  去年1-11月,全省新批和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到905个,合同外资140.0亿美元,占全省合同外资的六成以上。

  面临土地资源紧缺、人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的挑战,广东对外资的吸引力会否有所下降?这是日前全国50余家重点网络媒体联合采访广东一行中,各大媒体最为关注的问题。

  事实胜于雄辩。据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实际吸引外资在较高的基数上,连续5年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由于产业配套能力日益完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广东对外资的吸引力不降反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全省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609宗,合同金额222.6亿美元,增长6.5%;实际投资132.9亿美元,增长17.1%。

  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前来广东落户的项目规模越来越大,质量不断提升。2005年,全省新批外资项目的平均规模达到283.2万美元,比2000年增加78.63万美元。今年1-11月,全省新批和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到905个,合同外资140.0亿美元,占全省合同外资的六成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投资新设和增资企业78家,其中新设企业23家,投资总额37亿美元,合同外资10.7亿美元。

  服务业已经成为外资入粤的新热点。去年1-11月我省第三产业合同吸收外资71.4亿美元,增长36.9%;实际吸收外资33.0亿美元,增长31.9%,均大大超过全省引资平均增长水平。

  本报记者程满清通讯员岳贸宗

  内源经济活力迸发

  民企经济冲破瓶颈大提速

  粤私企首破50万户经济增速

  已有约1/3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有8个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四成以上。

  广东响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潮州的一家民营企业。去年,因为自行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SP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一炮打红,其产品形成了数码监视器产品的个性化特色,实现了市场的“零竞争”。像这类破土而出的民营企业在广东已经越来越多,他们中的一些已经能够在行业中独当一面,比如格兰士;还有一些抱起团来也是一支骁勇战旅,比如西樵纺织城。在去年12月26日上午举行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一府两院”汇报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透露,广东全省私营企业在去年10月份期间首次突破50万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815.68亿元,增长30.7%,增速居各经济类型企业之首。

  据统计,到今年11月末,全省共有私营企业55万户,这个数字几乎是2002年底的两倍多。这50多万家民企主要指标快速增长,成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省经贸委副主任、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刘焕泉介绍,我省已有约1/3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有8个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四成以上。

  成长型中小企业数粤居首

  去年公布的2005年全国成长型中小企业中有14.7%是广东企业

  去年公布的2005年全国成长型中小企业中有14.7%是广东企业,总数居全国之首。“这个总数比中西部14个省市还要多。”刘焕泉的概括使人一目了然。中小企业的成长型,已经是继经济总量之后成为诸多金融机构评价作为投融资决策的重要标准。

  作为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民营经济成长的重要举措,2003年,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同年省中小企业局成立。随后,一个完整的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组织体系在省内迅速搭建起来,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等300多个配套的政策文件。

  地方扶持民营经济的措施也未拉步。深圳去年8月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后,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在土地、融资、政府服务等民营企业发展“瓶颈”问题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广州在召开的第七次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广州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为了起到典型带动作用,广东有关部门还组织评选了百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和示范机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示范单位和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单位。

  承办“中博会”更使广东中小企业得先天优势,与国内乃至国际中小企业和关注中小企发展的一流企业、一流人士零距离接触。与前两届相比,去年的中博会又有了长足进步:境外参展企业948家,占全部参展企业的23.8%;境外企业展位1094个,占全部展位的21.4%。也就是说,“中博会”的国际味越来越浓了。

  民企八成产品独立开发

  民营科技企业专利授权数10506件,专利申请数15582件,实施专利9000件,在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

  据最近“2006年广东企业创新纪录”表彰会公布,95家受表彰企业创造的295项新纪录中,七成处于国家级或以上水平、达到亚洲和世界级水平纪录的有24项,国家级水平纪录的有186项。

  值得关注的是,民营科技企业生产的产品中,独立开发的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均占总量的80%以上;民营科技企业专利授权数10506件,专利申请数15582件,实施专利9000件,在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

  广东为了发掘民企发明创造的潜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记者从省中小企业局获悉,去年全省共组织申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共414项,组织推荐申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项,申报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29个,申报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

  本报记者谢思佳

  图:

  去年9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博会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吴伟洪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