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 临高37名农村学生圆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2日09:30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新年第一天临高37名农村学生圆梦

  

新年第一天临高37名农村学生圆梦

  学生们在南国都市报观看记者工作

  本报新闻热线66810222海口1月1日讯(记者 宋亮亮 实习生 马智博)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临高县多文镇多文中学的37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海口,参观了海南师范大学,并如愿参观了南国都市报社。

  第一次来到城市,第一次见到高楼大厦,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第一次坐公交车,第一次乘坐电梯,第一次走进报社……太多的第一次,这些农村孩子都在新年的第一天实现了。

  首次走进大学校园

  农村学生立志要读大学

  “学校放假了,老师,我们真的想去海口看一看,到大学的校园里看一看。”2006年12月31日,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大四学生刘忠旺,收到了临高县多文镇多文中学初二·二班37名学生的请求。这些农村学生表示,他们想在2007年的第一天,实现走进大学校园参观的心愿。

  据刘忠旺介绍,他曾经是临高县多文镇多文中学的“顶岗”教师,近日刚刚完成为期两个多月的支教工作,期间他担任多文中学初二·二班的生物科教师。为了完成这些孩子的美好心愿,他赶到多文中学,于12月31日下午6点多钟,带着这些学生从临高乘坐大巴车来到海口。

  从乡村来到海口,这些孩子们立刻被这城市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37名同学之中约有30名同学,是第一次见到城市,第一次来到海口。每到一幢高楼大厦,这些孩子们都要驻足仰望许久。1月1日上午8点钟开始,刘忠旺和学校有关部门协调好之后,带着这些学生们参观海南师范大学,从翠绿欲滴的草坪到整齐高大的教学楼,从拥有丰富藏书的图书馆,到窗明几净的大学教室……每一处地方都让他们感到新鲜和亲切,从而激动和向往,他们有的小心翼翼地抚摸教学楼的墙壁,有的在宽敞的楼梯上跑上跑下,有的在学校花园的街道上品味花草的芬芳,有的则站在教学楼的楼道里举目远望。

  “哇,老师,这里有一头犀牛”“老师,老师,您看这是不是豹?”在阵阵惊奇声中,这些学生在刘忠旺的带领下,来到了海南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软体动物、鱼类、昆虫、两栖动物、鸟兽等动物的标本,展现在面前,令这些孩子们叹为观止。在一个长着翅膀、又类似狐狸的动物标本面前,孩子们停下围了上去。“这是什么鸟?”“是蝙蝠?”“不,是猫头鹰。”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刘忠旺走上前去,告诉他们:“这是翼手目蝙蝠。”“哇,这么大的一只蝙蝠,好可怕啊。”孩子们又惊讶地叹道。刘忠旺现场给这些孩子们讲解了昆虫自卫方面的知识,如保护色、拟态等等。每一个学生们都认真听着,思考着……

  一直到上午10点30分,大学校园参观完了,孩子们的心仍然久久不能平静,“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大学生”,成了他们的共同心愿。“今天,我们来参观大学校园,以后就要来这里上学。”小周等同学告诉记者。

  孩子们参观本报

  敬仰记者工作

  “报纸是怎么出来的?”“南国都市报社是什么样子的?”1月1日上午,本报记者赶到海南师范大学进行采访时,多文中学37名学生表示想跟着记者去报社“看一看,长长见识”。本报领导得知以后,表示非常欢迎,并让记者带孩子们乘车前往。

  1月1日上午11点钟左右,记者带着这些学生来到了本报。“这里这么多电脑!”见到本报采编部门办公室里面一排排整齐的电脑,这些孩子一边小心翼翼地抚摸,一边发出“啧啧”的惊叹。记者打开电脑,向他们现场演示了新闻稿件的采写与传递流程。一些孩子还拿着厚厚的阅报夹,翻看一张张报纸。学生小王告诉记者,她的爸爸几乎每天都买《南国都市报》,爸爸爱看,她也非常喜欢看,至今她看报的历史已有3年多。“每天看报纸上很好看的文章,但是一直都想像不出报纸是怎样出来的,直到今天,来到了记者叔叔、阿姨们工作的地方,我才明白了。感觉收获不小,回去我把今天的事情告诉爸爸,他肯定也高兴的。”小王说。

  “怎么这么多锦旗?”一名学生指着本报新闻中心办公室悬挂的近百面锦旗说。本报新闻中心副主任卢山,代表本报给这些孩子们讲述了这些锦旗的来历,以及新闻采访中发生在记者身上的几个典型故事,并勉励他们好好珍惜人生的黄金时光,好好学习。随后,记者带领他们参观了本报编辑部办公室等。

  参观完毕,记者带领这些学生们来到“人民的好记者”———甘远志同志的雕像前。记者向他们现场讲解了海南日报记者甘远志的生平和光辉事迹,学生们听了都深受感动。他们表示,回去后将向甘远志叔叔学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报料人:刘先生)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