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三分地上搞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2日10:15 东方网

  邓伟志作品集

  上海市闵行区有个九星村,人均三分地。三分地使他们长期背着“负债村”的包负,三分地又使他们一跃而成为上海的首富村。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对这三分地怎么用。

  土地是农民的劳动对象,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土地是农民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土地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地。无论是按照宪法还是按照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个又一个具体规定,农村土地包括非农用地,其所有权、支配权、经营权、使用权和处置权,都归之于农民集体。因此,农民就应当在这几个权上下功夫。九星村比较来比较去,决定把村民的三分地集合起来,因地制宜,建了个综合市场。市场不断扩大,日益兴旺,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外地人夸他们走的是“市场强村”之路,学者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赞扬九星人发明了既不同于“级差地租Ⅰ”,也不同于“级差地租Ⅱ”的“级差地租Ⅲ”。变农田为商场的“级差地租Ⅲ”是九星村民的生财之道,一亩地收益几十万元。

  地是集体的,权是集体的,有关集体土地的大事要经集体讨论,由集体决定,这也是九星村的成功之道。办市场是他们最后的决定。在决定之前他们讨论过“农”、“工”、“卖”等多种方案。卖,拿一大把钱,一时痛快,先是“高高兴兴去当农民工”,到后来却落个“灰溜溜地当下岗工”,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没走前三条路,最后才选择今天这个最佳方案。最佳方案是选择的结果,是集体的智慧。现在有些人,包括一些领导,办事不喜欢听不同意见,这不仅是不民主,而且还有点愚蠢。他们权迷心窍,忘记了“没有多种方案,就没有最佳方案”这个小学生都懂得的常识。

  九星村成功的关键还有一条,那就是干部以身作则。九星村之所以能建成上海市规模最大的综合市场,与其说是从土地上建起来的,还不如说是从住宅变出来的。道理很明显,如果说家家都住一套占地面积很大的别墅,还有土地建市场吗?市场还能大得起来吗?市场大了,住房小了,这在九星村“三分地上忙创新”的开始是很难办得到的。住房小了,小伙子找对象就困难了。要承受住房小的压力,就要靠干部带头。被评为“十大杰出村官”之一的九星村的党支部书记吴恩富,他的住房直到现在都是村里最一般的。没有这一条,谁肯让出宅基地?不过,九星村如今已经进入良性循环,他们从“住宅小、市场大”,进入了“市场大,收入高”,又从“收入高”,进入了“住房大”了。

  在工业化之初,无不是以农养工。在工业化之后,转而是以工养农,这是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反哺农业是工业报答农业的养育之恩。列宁坚持反对强制转让农民土地。他认为,强制转让农民土地是君主主义思想。列宁说,即使农民同意,那也是农民的“庄稼汉的君主主义思想”。法国实行以工养农,农贷增加七倍,给政增加了几乎难以承受的负担。可是,法国政府却说,这是“愉快的负担”。意味深长啊!

  小岗村的改革引导农民由贫困走向温饱,九星村从温饱走向富裕。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我们共和国土地上的创新成果星罗棋布!


作者:邓伟志 龚介民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