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幸福乡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3日02:27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回音

  三镇合并了,咱们一大家子终于可以聚齐了!

  听说已经有业主来租下1200亩地统一种反季节蔬菜,以后咱们可以收租金,可以帮公司搞管理,还可以自己种蔬菜呢。

  我最感激的就是那位台湾老太,因为她时刻在提醒我坚持画下去。为此我还专门到西南书城买了专业书籍学习,否则一年后,叫我怎么交画呢?

  现在我们党代表也要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那样要写提案了。不光是开会要写,平时也可以写提案,我得提高自己的水平,好多为党员群众们做事啊!

  用人单位上册子,经济组织有份子,新居工程有房子,年终等到数票子,光棍忙到娶妻子。这就是新五子登科。

  回眸2006,成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部署,城乡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生活在乡村的老百姓。在迈进新年的时候,他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央、省、市将继续深入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面对这些,我们在新年到来之际,再次走近他们,在感受乡村变化的同时,也聆听到老百姓更多的感慨、更多的欣喜和祝愿……

  关键词1 规划

  三地合并 刘大娘一家团圆

  背景 2005年7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将原青白江区龙王镇的新谊、双柏、黄果、园林、石桩、长林6个村和合兴场镇1个社区以及原属龙泉驿区的金三角社区,正式划入新都区石板滩镇。当地村民的生活从此发生深刻的变化……

  天色渐渐暗了,新都区石板滩镇的刘大娘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都要回来了,得赶紧炖羊杂、炒回锅肉……眼看香气阵阵地从锅里冒出来,大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三镇合并了,咱们一大家子终于可以聚齐了!"

  刘大娘家一共有8口人:她和老伴原本是青白江区合兴镇人,9年前大女儿嫁到紧邻的石板滩镇,他们也就跟了过来,但小女儿和小女婿仍然在青白江。虽然两家距离很近,但户口、区划的界限就如一道无形的墙,把一家人分成了两块。直到去年初,成都市30个重点小城镇规划出台后,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调整竟然使一家人的生活大大改变了。

  妈,我们要参加合作社了!

  跟刘大娘正说着话,只见一个30出头的妇女风风火火地进了院子,还没把自行车停好便对着屋里直嚷嚷, “妈,我们要参加合作社了!”这是大娘的小女儿梁惠丽回来了。原来,区划调整后,新的石板滩镇将43.7平方公里镇域面积进行了重新规划,自己所在的区域规划成蔬菜产业基地。“听说已经有业主来租下1200亩地统一种反季节蔬菜,我们老家的3亩多地也在里面,现在村上有367户人要入股,以后咱们可以收租金,可以帮公司搞管理,还可以自己种蔬菜呢!”“对,我已经参加了镇上的免费技工培训班,以后我也到工厂上班去!”一旁的小女婿补充道。“好啊,干脆咱们把土地流转了,到集中安置区里买套房子,一家人都到镇上来!”刘大娘高兴地直点头,小小的屋子洋溢着欢声笑语。

  晚上广场上可以跳舞

  “惠兰回来了,开饭啦!”最后回到家的是刘大娘的大女儿梁惠兰夫妇,他们在老场镇上开了个农资经营店,常常要忙到六七点才能回家。一边吃着饭,梁惠丽一边给姐姐聊起了自己的想法。

  “我也觉得现在镇上不错,房子漂亮了,街道宽了,垃圾有人收,到处都有路灯,晚上不管多晚回家都不怕”,惠兰说。据悉,由于处在三区交界处,以往的石板滩、合兴镇和金三角社区是成都市出名的“乱”地,不仅场镇脏乱差,治安也很不好。区划调整后,镇上按照城市的标准修建了光明、东风两个农民集中区,并吸引2000万元民间资金修建了新的螺丝坝市场,把以往两天一次的沿街赶场变成了固定的、每天开放的交易区,街上不再拥堵脏乱了;为了改善城镇面貌,镇上启动了旧城改造工程,沿街的房屋全部风貌改造,新安装了200盏路灯,并完成了金三角万源大道的打造;清泉、原合兴长林村到石桩村、合兴街办到龙泉洪河村的3条道路也正在修建……“以前天黑就不敢出门,现在晚上我们还在广场上跳舞呢!”

  关键词2 画家

  农妇学画台湾老太来预订

  背景 锦江区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打造荷塘月色艺术村,延伸旅游产业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加农民收入

  “快别叫我‘画家’,这个荣誉太高了,我可受不了,还是叫名字的好。”当记者来到锦江区荷塘月色,称呼当地人均喊“农民画家”的钟素琼时,这位朴实的农家妇女一手捂着笑脸,一手连连向记者摆动,甚至脸红过了脖子,不好意思地扭过身去。

  “钟素琼学绘画的确很有天赋,仅20天,其绘画技艺就超过其他人学一年。”弟子要得到著名国画家吴泽全的夸奖很是不易,但他对钟素琼的夸奖之词一点也不吝啬,而且还欣然将钟素琼作为自己的关门弟子进行重点培养。

  有人来买“期货”

  钟素琼没想到的是,她的画很快就给自己带来了经济效益。

  一天,生意闲暇之余,钟素琼在自家的农家乐里绘画,她的画引起在她家休闲的一位游客的兴趣。“当他提出要买时,我说什么也不要钱,叫他随便挑一幅拿走就是了。但是,他说什么也要给钱,最后给了30元。”“隔了两天,这位姓邓的客人又来了,这次,他要买两幅,他说他将画装裱后挂在客厅里,很是不错,朋友们看了也赞赏不已,请他再买两幅给那位朋友。就这样,我卖了三幅画,共90元。”“虽然卖的钱不多,但得到了客人的认同,这对我的鼓舞很大,所以,我现在每天都要跟吴老师练习,争取画得更好。”

  2006年7月24日,本报报道了农民画家钟素琼绘画赚钱的事,一时间,“土画家”就成了钟素琼在邻里乡亲中的另一个称呼,她的名气也与日俱增,一位台湾老太也慕名来买她的画,而且还出资订购了钟素琼一年后画的墨竹。“那是两个月前的事。当时,那位姓潘的台湾老太跟随一个旅游团来到荷塘月色参观,一下车,她就直接来找我,要买我的画。拿着我现场给她绘的一幅荷花,高兴得不得了,但我没有收她的钱,她大老远来求一幅画,我怎么好意思收钱呢?”“走的时候,台湾老太问我,‘你希望一年后你的画能卖多少钱?’这个问题我从来都没想过,就随口说了句,‘100元就不错了’。我没有想到的是,老太当即就掏出100元钱,要订购我一年后画的墨竹。我说什么也不收,一是我画不来墨竹,二是怎么好意思收台湾客人的钱呢。但是,当时好多人都劝我收下,最终我决定收下,因为我知道,这100元钱是对我的期望与鼓励,今后我如果有了更多的收获,我觉得最值得感激的,就是那位台湾老太。因为她时刻在提醒我,要我坚持画,还专门到西南书城买了专业书籍学习,否则一年后,叫我怎么交画呢。你说是不是?”钟素琼理了理头发,憨厚地望着记者。

  计划收回农家乐

  在被称呼“土画家”前,钟素琼的另一个称呼是“老板”,因为她在锦江区打造荷塘月色后,开了一个农家乐“香水莲”。不过,在她学画后,开农家乐和绘画却成了鱼和熊掌,让她不可兼得。

  “学画后,我对绘画有了特别的兴趣,占用了很多时间,对生意有了一些影响。恰好在这个时候,城里一位姓王的老板,三番五次找到我,希望能租下我的农家乐。这个老板心很切,而且当时我也想,开农家乐耽误了我绘画的时间,不如每年拿着5万元的租金,再专心学绘画,一举两得。”不过,很快,钟素琼就对自己的决定后悔了。“那个老板做啥子生意嘛,一到下午,老板和员工打麻将,稍没生意就关门。你看嘛,现在这个老板就关着门。”钟素琼指了指身后紧闭着大门的“香水莲”说。

  采访结束时,钟素琼谈了她的最新想法,她计划将农家乐收回来,重新进行装修,“装得有文化味一些,能与绘画结合起来,争取实现绘画与开农家乐同步结合起来。”

  关键词3 基层

  新党代表 走家串户问民情

  背景 大邑县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们平时跟群众的联系更密切了

  除了母亲、奶奶,大邑县梅花社区56岁的陈素琼还有三个社会身份:三岔镇梅花社区妇女主任、大邑三岔胶合板厂厂长、中共大邑县委第十二届党员代表,在此之前,她还连续担任了三届市、县人大代表。

  群众工作一杆子插到底

  1999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陈素琼投资兴办大邑三岔胶合板厂。2005年撤乡并镇后,陈素琼成为三岔镇梅花社区妇女主任,作为社区干部、人大代表。富了的陈素琼积极向乡亲们传授竹笆编制技术,收购竹子、竹笆等。2006年初,为解决梅花社区群众的看病难题,她自己拿出资金1万多元,帮助整个社区1000多名群众购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最近还捐出1万多元,帮助社区建起了群众翘首以盼的活动中心。

  前几天,在大邑县城开完中共第十二届代表大会,当选为党员代表的陈素琼晚上八点多才回到三岔镇的厂子里,还没落座,六组的陈洪家就走进办公室为小孙儿办理独生子女证来了。由于厂里事多,又经常走家串户的,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很少坐在社区办公室的陈素琼干脆把生育证明、独生子女证等放在挎包里,随身携带,只要群众一个电话走到哪都可以办需要她办理的手续。“有了这个证书,可以随时提醒自己履行好党代表的职责,为党员群众服好务……现在好啊!可以及时向县委反映基层党员群众的心声,及时解决大家的急事、难事,不开会照忙,不敢偷懒啊。”

  在陈素琼的包里,还有一个大红本本,那是大邑县委发的党员代表证书。证书里印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等知识摘要。另外还附上了2006至2011年度五年间的党员代表联系群众登记表。揣着这个本本,陈素琼第二天就开始走访群众,“现在走访的时间更多了,一天难得看到她的人影。”陈的丈夫说她一周差不多有两天时间都在各组走访。除了问婚育等情况,还要看哪里有纠纷,哪家生产生活出现了困难。

  忙里偷闲学写提案

  陈素琼喜欢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一般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她就不需要向上面反映。五组老李家媳妇免费刮了二胎,经济上不宽裕,她买了鸡蛋等营养品,带上五百块钱送到医院;三组王二姐腿受了伤不能再出去打工,陈素琼就专程跑到王家手把手地教王二姐编竹笆……

  文化程度不高的陈素琼当上党代表后,在管理工厂、走访群众之余,还利用晚上自学一些法律、写作方面的知识,她在为2007年7月中旬的党代表大会做准备, “听他们说以前五年开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党代表只是‘听听报告,填填选票’,现在不同了,县上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平时党代表也要多联系群众,还要集中学习,每年开年会,分组活动、视察工作等,这些活动都有经费保障的。今年11月底,县委还出台了《大邑县党代表提案办理试行办法》。所以我们也要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那样要写提案了。不光是开会要写,平时也可以写提案,我得提高自己的水平,写出好的提案,好多为党员群众们做事啊!”

  关键词4 新五子登科

  土地入股 村民享受公司分红

  背景 城乡一体化项目天回银杏园的实施,让天回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说起来,天回山的变化应该归功于城乡一体化重点项目——天回银杏园!”当记者表明来意,天回镇街道银杏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奎情不自禁地感叹了起来。“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大新闻呢!因家境条件不好,多年娶不到媳妇的8个光棍,现在因为经济条件好了,居住条件也大变了样,他们全部结了婚呢!”

  农家乐一年挣10万

  说起几年前的天回山,李奎就直摇头。“那时,天回山相当缺水,连饮水都难,更别提灌溉庄稼了。黄泥巴路,下山卖菜要扛着菜走一公里多山路。要发展、要增收,难啊……”

  节灌工程为丘陵地区带来了甘露,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让天回山的条件不断改善。2005年,城乡一体化项目天回银杏园的实施,更让天回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2005年3月起,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连成了发达的网络,农民新居拔地而起,2万株银杏树植满了山头,一条极具川文化特色的古街正在形成,一个壮观的“客家聚落”已见雏形,进入城市主管网的自来水和天然气管道正在修建当中……

  在银杏园项目运作之初,当地政府拉开了农房风貌整治。“风貌整治不仅让这里涉农社区居民的住房美观了,还有不少涉农居民当上了老板!”

  李奎说,其中典型的就是天回银杏园中现在生意非常红火的付记菜香缘休闲庄农家乐。2005年10月,当地涉农居民付某与妻子一起创业,在街道和社区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利用自己仅有的600多平方米山地,搞起了农家乐。随着银杏园的人气上升,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一年的收入在10万以上。

  8个光棍娶新娘

  “银杏园项目实施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运作,我们这里的涉农社区居民首先自愿以现有的宅基地、园林地、自留地和承包地实施流转,共同组建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成都天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成为公司的股东,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并享受公司的收益分红。”

  谈到天回山最大的变化,李奎坦言就是“居民增收”。“现在,居民们不仅生产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变,还将获得土地租金、住房租金收益、集体经济组织分红、就业薪金、客家聚落租金的‘五金’收入来源。”

  2006年10月23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视察了金牛区天回银杏园,李奎当时告诉宋平:“银杏园建好之后,百姓编了个顺口溜:用人单位上册子,经济组织有份子,新居工程有房子,年终等到数票子,光棍忙到娶妻子。”宋平饶有兴致地扳着指头一一数过来,然后称赞道:“这是新五子登科嘛,好!”

  如今,对那天的情形,李奎依然历历在目:“‘新五子登科’的说法太好了,也太形象了,这对所有居民都是一种鼓励,我们这里才刚演过‘新五子登科’呢!”

  原来,以前因为经济困难,天回山上有8个光棍。2005年,36岁的光棍曾某搬进了农民新居,还因为在银杏园的项目中谋了一个小生意,家里家境逐步好了起来,年底还靠集体经济分了红,2006年初,曾某娶了新娘,成为天回山上的一段佳话。好事接连而来,8个光棍都在2006年摆脱了“光棍”,将新娘子接回了家。

  关键词5 民意

  政务公开 村支书走进镇党委

  背景 两名村(社区)支部书记当选为镇党委委员,改写了新都村(社区)支部书记从未进入过镇党委的历史。

  村(社区)支书当了将近20年,也算是“老支书”了。52岁的黄金贵原本打算就这样继续当下去,在任期内继续为社区百姓服好务,可就在2006年10月,情况起了变化——全区镇党委换届选举,他被选为镇党委委员。

  当上镇党委委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参加镇党委会,可以看以前只有“领导”才能看的文件,在全镇的事务决策上有了发言权。过去,村支书一直作为执行上级党组织决策最基层的干部而存在,从来没听说过还可以参与决策。“现在不同了”,黄金贵说,“全镇9个党委委员,开会的时候我有一票,对一件事,我可以表示赞成,或者反对。”

  同黄金贵一样的还有木兰镇木兰村的支部书记李兴才。这两名村(社区)支部书记当选为镇党委委员,改写了新都村(社区)支部书记从未进入过镇党委的历史。

  我没有“升官”

  斑竹园镇党代会结束后的工作午餐上出现了生动的一幕——一群村(社)支部书记围着黄金贵敬酒,大家纷纷恭喜黄金贵当上了“领导”,“我们村支书里也出了镇领导,我们面子上也有光彩啊!”还有的热切地嘱托:“今后一定要代表好我们基层的村支部书记,把基层的声音多向镇党委多反映。”

  从最开始的不能适应到现在已经进入角色,黄金贵说中间还是有一个短暂的适应期。面对“领导”之说,黄金贵不赞成,“我不分管工作,也不领镇干部的工资,我还是社区支书,我还是首先要做好社区的工作”。谈起自己的村官和党委委员的身份,黄金贵说:“老百姓不管你是什么官,他们最希望的是你能解决问题。”稍后,他补充说:“这也是党委、政府应该做的吧。”

  对全镇发展发生“兴趣”

  木兰镇永宁村的支部书记曾维跃告诉记者,“他们太优秀了,这么多年的工作业绩是大家都看到了的,群众认可他们,要是选不上倒奇怪了。”以前,黄金贵只能管理自己的社区,遇事要先和分管副镇长商量处理意见,然后等待镇党委的反馈。但现在,他面对全镇,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好的坏的,全都在党委会上提出,让大家评评。不仅如此,他已经开始主动思考“2007年斑竹园镇怎么办”这样的全局性问题了。

  2006年年末的一天,记者在斑竹园镇见到黄金贵时,他正准备开着自己的奥迪车到另一个村去搞“调查”。“我已经参加了三次镇党委会,还是听得多说得少,归根结底是我对镇里其他村的情况了解不够,我所在的忠义社区是斑竹园的场镇,跟其他村情况有差别。”黄金贵说,他现在“最感兴趣”的是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对全镇农村农田水利、道路进行调查之后,他将在镇党委会上提出自己的思路,争取成为斑竹园镇2007年的主要工作之一。

  木兰镇木兰村党支部书记李兴才告诉记者,尽管自己是“光杆委员”,但是履行职责毫不含糊。他在最近一次参加党委会议中,就一名代表候选人的商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其余党委委员同意了他提出的方案。记者了解到,他当选党委委员后,已经多次到各个村去收集群众意见。

  关键词6 土地整理

  集中居住种田开店两不误

  背景 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调整产业结构,整理土地并引进大的业主办起农家乐发展旅游经济。

  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以前是个人均年收入低于2000元的经济发展缓慢村,近年,村子调整产业结构,在漫山栽种果树,又引进大的业主办起农家乐发展旅游经济,2006年4月成功举办该市首届田园赏花节;从8月起,彭州市又在该村正式启动土地整理工作,对全村田、水、路、林等实行综合整治,不仅改善了耕作条件,还新整理出耕地1400余亩;目前,该村中心村的农民新居马上就要完工,饱受交通之苦的农民马上就要住进“别墅”……在熙玉村忙碌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大型推土机正将一个个小坡地铲平;放眼熙玉山头,昔日被杂草和荆棘覆盖的坡土都用鹅卵石砌成保坎,改成了梯地,水渠也修到了地头,而平坝地区,水泥路和水渠都直通田间。村子里的山坡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和欣欣向荣的气象……

  盖新房只花一万五

  “马上就要完工了,我带你们去看看我们家的新房子吧!”在熙玉村集中居住区,村民刘光华拽着记者去参观他的新房子:两个门面,一楼一底的水泥砖房,除了客厅、卧室、卫生间分开外,房间里还统一埋置了水电等管网,小区里的污水处理池和广场也正在修建当中。“还有半个月就装修完了,过年前肯定能住进来。”看着马上就要竣工的新房子,刘光华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刘光华是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的村民,他们一家共有五口人,一直住在该村的山坡上。在熙玉村这次土地整理过程中,他和该村的其他60几户村民一样,在熙玉中心村按统一标准修建集中住房。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居住面积算,他们家将修建两个门面、一楼一底的房子,建房的成本在4万元左右,在验收完毕后,还可以领取政府的5000元/人的补贴,一家人可以领到2.5万元的补贴,一盘子算下来,修房子自家只出了1.5万元。

  “不通过土地整理,怎么也不可能搬到山下来建房!”刘光华介绍,他们一家人一直住在山上,以前主要靠种粮食维持生计。“每天都要爬坡下坎,种粮食、收粮食全靠肩挑背磨,逢下雨,稀泥巴都要淹没到脚踝……”现在好了,住进集中居住区,不仅可以享受到宽敞明亮的住房,除了可以方便用水电外,两个门市还可以摆摊做生意,“路修通了,要给果树施肥,直接开上三轮车就上去了;游人多的时候两个门市就腾出来招待游客,也是一大笔收入……”刘光华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再不扩建厨房就来不及了

  “我得早点扩建厨房,2006年春季时就已经接待不过来了。”在离村委会不远的一处农家乐里,老板伍菊仙正在厨房里忙碌着。这个一年前还只知道种粮食,半路出家的农家乐老板,如今已经开始为扩大规模操心了。

  2006年4月该村举办了彭州市首届田园赏花节,村干部跑到伍菊仙家中来游说了:“赏花节期间,肯定有很多游人需要在这儿吃饭住宿,你这儿条件好,就先办一个农家乐吧!”说干就干,伍菊仙把自家房屋结构一变,又按照要求把厨装修了一遍,就开始接待游客。赏花节期间,共有40多万游人进入到熙玉园区参观游玩,由于游客太多,她不得不临时聘请了工作人员到店里帮忙,“应该有一万多元吧,比种粮食划算多了”算一算账,仅赏花期间,伍菊仙就赚了不菲的一笔。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