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园之城”轮廓初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3日03:2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公园之城”轮廓初现

  全市已建成公园442个,总面积达37194.8万平方米

  【本报讯】(记者王慧琼)据市城管局最新统计显示,至2006年9月,全市已建公园442个,总面积达37194.8万平方米。深圳“公园之城”已初具轮廓。这些大小不一的公园,如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城市插图”,成为深圳这座动感绿都一张绚丽的“名片”。

  市城管局副局长叶果说,没有一定数量的公园、较高品位的文化积累,深圳举办公园文化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几年公园建设的突飞猛进,成效显著,成为本届公园文化节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以“深圳速度”营造“公园之城”

  有关资料显示,2001年,深圳公园数为130多个,面积为13240.4万平方米。短短5年,深圳公园数量和面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深圳全方位、多层次营造“公园之城市”,体现“深圳速度”。

  2002年是深圳第一个“公园建设年”,深圳新筹建市政公园10个,郊野公园6个,完成了“公园建设年”建设目标和任务。2005年是深圳第二个公园建设年,各级部门以社区公园、新市政公园和郊野公园建设为重点,将非建设用地都力争建成城市公园,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了可喜进展。

  近几年,深圳结合生态空间资源的保护和居民长假期、每周出行的游憩康乐活动需求,将背景山林、近郊山体建成森林、郊野公园。同时,大力兴建家门口的公园——“社区公园”,在分布上确保市民居住地在2公里范围内有园林小游园或社区公园;5公里范围内有休闲游览的大型综合城市公园;10公里范围内有供市民回归自然和登山锻炼的郊野公园;30-50公里内,有供市民度假休闲的大型风景区。2005年以来,就新增郊野公园2个、森林公园6个,综合城市公园10个、社区公园245个,形成“郊野、森林公园——综合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建设体系。

  目前,市城管局筹建的梅林、大沙河、围岭、园博园、南山等5个市政公园和马峦山、塘朗山、七娘山3个市政郊野公园都已完成了总体规划,成立了管理处,并已全面开展建设管理工作。2005年起筹建的儿童乐园、红岗、罗芳、安托山和红树湾5个市政公园和梅林山、银湖山、布心山3个市政郊野公园,已由市政府批准立项,安排了前期资金,绝大多数已获得了用地建议书,开展划线等前期工作。

  按深圳“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深圳将新建各类公园300个,其中郊野公园13个,市政公园约25个,社区公园250个以上,使全市公园达到500个以上,成为“公园之城”。那时,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8%以上,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5万公顷。到2020年,我市人均公共绿地18平方米,绿地率50%,绿化覆盖率55%。

  丰富公园文化内涵

  文化是公园的灵魂。深圳积极借鉴古今中外园艺手法造园,形成每个公园一花一特色的格局。人民公园的月季、洪湖公园的荷花、荔枝公园的荔枝、东湖公园的菊花、莲花山的簕杜鹃、翠竹公园的毛竹等各具特色。这些公园不仅成功引种、栽培这些植物花卉,而且成为国内享有盛誉的物种保护中心。

  花是美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载体。这些公园以花为媒,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积累一定的文化底蕴。每年,以主题花卉展开花事活动,已成为各大公园的“亮点”,令人目不暇接。

  深圳还采取创“星”手段,提升公园质量。市政府明确规定,任何公园动一锹一土,都要报批。从2002年起,我市按“科学、严格、精细、长效”思路,率先在全国实施了《深圳市公园星级评定办法(试行)》。该《办法》确定,星级公园评定依据“规划设计、建设、景观保护、绿地管养、综合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宣传服务”8大项、100多个小项量化考评。目前,儿童、荔枝、人民、彩田、园博园等五个公园成为五星级公园,仙湖、海山、大梅沙、洪湖等4个公园为四星级公园。

  深圳还聚集文化元素,打造人文公园。最早的东湖公园1961年开建,至今仍保存它为纪念兴建东深供水工程的历史遗迹,提高人文观赏深度;荔枝等公园则注重文化细节,把园内所有的桥梁、亭阁、楼台等景点向国内外专家征雅名,营造文化氛围;洪湖、中心等公园兴建咏荷碑廊、“九七香港回归”雕塑等,浓缩历史文化,构建人文景观等等。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