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根在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3日04:1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谢洋

  1995年,当26岁的俞学文身揣2000元,来到北京市宣武区马连道,接管父亲经营不善的茶叶店时,他对未来的路也并不十分清楚。

  由于人手匮乏、资金短缺,俞学文苦苦经营了半年,小店仍旧门庭冷落。从小在浙江省武义县茶山脚下长大的俞学文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为了寻找出路,他每天都骑上自行车,到商场、超市各个茶叶销售柜台前边看边琢磨。最终他发现茶叶的包装盒有文章可做。依靠开发销售茶叶包装,俞学文赚取了进京创业的“第一桶金”。

  1998年11月,俞学文在一次培训班上听取了专家们讲授有机茶的特点后兴奋不已。随后,更让他兴奋的是,有人告诉他,在家乡海拔800多米的小和尚山上,就有一块已经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俞学文立刻返乡投入开发有机茶的事业。

  在当时,“有机茶”还是个新名词,一些老百姓还搞不清“有机茶”和“有机化学”是啥关系。很多人劝俞学文,刚在北京站住脚,没啥家底,去开发一种人们不了解的茶,太冒险了。

  但俞学文认定,有机茶开发是绿色产业,不仅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迫切要求,而且与家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不谋而合。在他的努力下,有机茶在北京市场迅速打开局面,他的公司成为京城茶业界的一匹“黑马”。

  “枝叶虽然要茂盛在城市,但我的根始终扎在农村。”在北京站稳脚跟的俞学文,心中挂牵着家乡建设和生活在温饱线上的父老乡亲。几年来,他通过有机茶的开发销售打造了一条“市场+公司+基地+承包人+农户”的经济循环链,让家乡越来越多的茶农加入进来,依托“绿色产业”致富。

  在基地发展的过程中,俞学文确定了“最大限度保证农民利益”的合作原则。不仅将政府发放的各种扶持补助款均给予农民,还为一些承包基地但缺少启动资金的农民垫付资金。这些做法,让茶农吃上了“定心丸”,前来登门寻求合作的农民络绎不绝。

  现如今,承包基地茶园,从事管理、采摘和茶叶加工的农民近5万人。其中,除极少几个茶园还处于3年转换期的承包人外,均已经开始赢利。有的农民承包茶园之后,孩子上学问题得到解决,还盖上了新楼房。

  虽然一天大学也没念过,但俞学文表示,不论是市场还是社会,只要你努力,就会得到回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