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团组织驻扎学生公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3日04:1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菁莹

  最近一段时间,为迎战2007年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团委书记周德忠每天早早地走进第15栋学生公寓,104房间就是他的办公室。

  2006年11月是校团组织“科技创新推进月”,他要把学院的楼栋各团组织、班级团支部、寝室团小组都发动起来,给学生灌输科技创新的理念,布置“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周德忠告诉记者,由于院系各级团组织都设在学生公寓,工作推进快且效率高,不到1个月,收到学生创新成果200多项,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

  而周德忠办公室的对面,就是楼栋团总支书记罗丽娟的办公室。作为楼栋团总支书记,罗丽娟就住在学生公寓里。

  不仅仅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南昌大学所有院系的团委和楼栋团总支都驻扎进了学生公寓,和同学们最近距离接触,专职团干部和学生们吃住在一起。

  以往的“校团委——学院团委——班级团支部”的3级组织模式不再,而以“校团委——学院团委——楼栋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寝室团小组”的5级组织模式,使共青团组织的主体机制延伸至学生公寓,也确确实实破解了困扰多时的团建难题。

  有关人士介绍,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日益加强,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多校区同时运行,给团学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这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高校的共有特征,在地处赣江之滨的南昌大学也概莫能外;另一方面,以班级为单位的第一课堂时间逐渐缩短,而以寝室为单位活动的时间越来越长,大学生的生活平台逐渐从教室向学生公寓转移。

  面对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活动方式的转移和变化。“我们深深感到,原有的3级组织设置,忽视了以公寓为主体的学生学习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无法有效覆盖学生校园生活的所有流程,更无法适应团员青年成才的个性需求,团学工作日益边缘化和不固定化。”校团委书记黄平槐说。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程样国则说:“以什么为契机凝聚起团组织的号召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这是校党委对团建工作的期待。”

  2003年,南昌大学开始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按照“学院管理,栋为基础”的新机制,在学生公寓建立了党组织。按照党建带团建的原则,校团委开始了“团的基层组织、团的专职干部、团的阵地、团的主体活动”四进楼栋的探索与实践。

  团学的主体机制延伸进学生公寓,给了团组织各项建设的最大空间和时间,让团学工作变得活跃和灵活。

  对同学们而言,每天进出公寓楼,都不能不去团组织活动阵地看一看,在这里有院校、班级最近的活动展示和信息公布。在第15栋学生公寓的一层大厅,“团组织文化长廊”就设在进门的右侧,各班级“团日活动风采秀”展示、“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令人驻足,学院团委举办的《大学生职业生存与创新能力班级挑战赛》的具体方案让同学们跃跃欲试。

  “让墙壁都能说话”,学生公寓的每一块空间,都成了团组织的文化阵地。在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公寓,记者看到,每一楼层都张贴着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团干、青年学生的寄语和期望。类似“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这样的温馨话语也无所不在。

  现在,每个院系团委,都以学生公寓为阵地,千方百计营造出自己独有的公寓文化。对此,校团委颇为自豪。

  艺术与设计学院团委书记晏国彬感慨道:从前团委不少工作,特别是课外活动的学生指导工作,要求老师帮忙,现在是许多老师主动要求参加指导。

  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也逐渐高涨。校团委组织的各类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了98%以上,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的人数达到了97%以上;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也持续高涨,2006年参加各种课外创新竞赛的人数比2005年增加了10倍,被动的局面改变了。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