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广利天赐之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04:27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当记者走进位于傍海中路的利天太阳能有限公司时,总经理李海平正忙着接待青岛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这段时间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的人接待了好几拨儿了,都是冲着太阳能路灯来的。过几天,我还要上北京去竞标呢。”

  利天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较早进入太阳能利用行业的企业。贴有“阿波罗”商标的太阳能路灯已经大批推向市场,明年有望出口东南亚国家。李海平说,一提太阳能,老百姓往往先想到热水器,而这只是太阳能利用的一个方面。利天要做的,是让早已在发达国家形成气候的光伏产业走进国人生活。

  专家点评(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院长胡松涛):太阳能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主要有两个应用领域,一个是光能转化为热能,另一个是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即光伏产业。从自然条件看,我市位于我国太阳辐射的三类地区,每天日照时间为4.5个小时,年均日照2200小时,年均日照率57.3%,属于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天然条件。

  在公司车间里,生产厂长王岩指着一根正在组装的太阳能路灯介绍说,它最大的优点是不像传统路灯需要埋设管线,虽然单个成本较高,但使用寿命长,一般可达5-6万小时,综合成本非常经济;更重要的是,太阳能路灯节能效果十分明显。王岩顺手点亮两个灯泡,一个是普通直流节能灯,30W;另一个是利天公司安装的无极灯,只有23W。记者发现,无极灯发出微黄的灯光,亮度丝毫不亚于节能灯。“时间越长,无极灯越亮,安装后使用方便,即使连续几天阴雨照常发光。”王岩说。

  专家点评:国际光伏产业发展速度惊人,在世界各种新能源增长速度上排名第一。我国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仍处于初级阶段。太阳能产业离不开高纯度硅料这一核心原料,国内的提炼工艺水平尚达不到要求,目前绝大部分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

  李海平告诉记者,除了太阳能路灯,利天还陆续开发出庭院灯、草坪灯、太阳能候车亭、家用小型发电系统等四大系列产品。正是因为看好光伏产业的良好前景,公司累计投入近1000万用于生产研发,引进澳大利亚先进技术,并计划与科研机构联手,针对国情对核心部件等进行消化、吸引再创新。两年多来,其产品在燕山石化、青岛奥帆中心、高新区市北胶州湾产业基地、四方实验小学、香港花园小区均有应用,广受好评。

  据四方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在光伏产业领域,这个区集中了利天、高校山柏等多家企业,后者一直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其自主研发的光伏控制系统已推出了三代。记者随后来到郑州路,这同样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员工近100人。通过与美国微芯公司合作建立设计研发中心,目前山柏科技在微处理器研发、生产领域逐步进入前沿,部分在研项目得到区科技部门立项支持。

  总经理孙四通的办公室里摆着一个演示装置。记者注意到,这是一块不足巴掌大的集成电路板,看起来似无特别之处。“可别小瞧这个东西,它相当于太阳能路灯的大脑,完全实现智能化控制,具备了自动报警、过热保护、欠压保护、24小时光控等多种功能。”孙四通边演示边介绍,“将来还要实现信息控制,一旦蓄电设备出现故障,后台服务器会接收到控制系统发回的信息,甚至管理人员手机也能收到短信。”与其它中小企业相同,一批出自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埋头创业,8年来付出了无数艰辛和汗水。目前,山柏科技在杨家群建有26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建成中小企业加工工艺平台,为凯特太阳能等行业企业研发、生产信控设备。

  记者感言:进军新能源产业,民营科技企业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热情。但无论是系统研发还是集成组装,仅仅是产业链条上的单个环节,离产业集群仍有不小距离。政府部门在做好产业规划的同时,应当通过引进科研机构、鼓励自主研发以及政府采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采取多种手段延长、完善产业链,培育重点产品和企业,以期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