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促进”带动坪山快速腾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04:50 深圳特区报

  基层基础年·记者系列调查报告肄

  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生动图画

  “三个促进”带动坪山快速腾飞

  龙岗区坪山街道也有自己“直通车”了。去年岁末,坪山街道再传好消息:从去年12月21日起,街道四套班子依次到辖区17个社区进行现场办公,听取社区干部在基层基础年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当场答复或提出解决办法,此举开创了先例,在基层干部群众中赢得了广泛赞誉。

  作为挂点坪山街道的市领导,市委副书记李意珍一年之内六次来到坪山,倾听基层干部声音、走访贫困群众家庭、现场解决问题。他对坪山的干部寄予厚望:希望大家齐心协力,上下互动,真抓实干,使坪山的社会经济各方面健康、有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深圳的基层基础工作作出贡献。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抓好扶贫帮困工作,切实关心困难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市领导都把自己当作群众的贴心人,我们基层干部没有理由不深入社区、不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同时,我们街道去年以基层基础年建设为契机,出色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我想这是对关心坪山发展的市区领导的最大回报。”坪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宏元这样说。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坪山去年的变化,那就是三个促进: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促进了基层基础建设、促进了产业协调发展。

  三大工程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前不久,坪山街道六联社区的阿公阿婆又一次欢聚在居委会二楼会堂,开开心心过集体生日。会堂里喜气洋洋、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社区的中年人、青年人、孩子们都纷纷前来庆贺,为每位老年人送上一份表达自己心意的生日礼物。

  在六联社区,每季度给老人们过生日是社区里的一件大事,他们坚持这样做已经有好几年了。在生日庆祝宴会上,老人们乐呵呵地说:在社区过生日的感觉很好,气氛很融洽,社区在给他们过生日的同时也给他们创造了交流的机会,他们爱这个社区。

  这是坪山创造和谐社区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市辖区面积最大的街道,坪山总面积127.4平方公里,下辖17个社区居委会、12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万人,外来人口猛增,社会管理难度很大。

  去年1月20日,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到坪山调研。“稳定压倒一切”,李意珍同志在实地调研时强调,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就谈不上发展,街道的责任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他对马峦社区征地款不到位问题、田心社区上洋居民小组“农转非”股份与征地款分配问题、企业欠薪问题与乱摆卖、环卫管理与乱扔吐、交通整治与非法营运等诱发社会矛盾突出问题,一一进行详细的了解,仔细研究解决方案,并责成有关领导、有关部门负责落实。去年2月24日在坪山街道召开了由市国土局和区、街道、马峦社区参加的马峦征地遗留问题协调会,达成了“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的共识,市、区有关部门跟踪落实,目前,马峦征地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李意珍同志在调研过程中要求,和谐社会建设要从制度建设入手,着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管理突出问题。

  如今,坪山街道建立了三大工程,成为构建和谐坪山的基石:

  一是打造科技强警工程。2005年以来,街道财政预算内综治经费在150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解决公安派出所工作经费,购置警车经费,小区经费投入,在人群密集场所、交通要道安装200多个电子监控等。

  二是营造安居乐业工程。一手抓“安居”,扎实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综治“五进社区”活动,重点推进综治“六员”(警员、户管员、巡防员、调解员、应急员、计生员)捆绑进社区活动;街道共创建院区式小区73个,市安全文明小区72个。一手抓“乐业”,通过开展交通秩序、“黄赌毒”、“清无”等专项整治,有效强化了社会秩序,遏制案发苗头,较好地解决群众“行路难、走路险、出行怕”的社会热点问题。

  三是实施帮扶关爱工程。该街道投入同富裕、扶贫奔康资金2300万元,出资654万元,分别为1-17岁、1-60岁的原住居民购买医疗与住院保险,重新核实增加低保户47户,为10户住房困难户兴建新房;多方筹资67万元为134户困难职工、困难家庭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与子女上学问题。去年,又出资700万元为原住居民购买医疗保险,出资280万元为原住居民购买养老保险,出资50万元设立基金,解决贫困家庭子女读书困难;拨出105万元解决35户住房特困户的住房困难,拨出100万元用于20户困难户自建房补助。

  除此之外,坪山还把关爱劳务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内容。

  针对劳务工维权现象越来越多,为了引导劳务工走合理合法的维权途径,坪山街道去年成立了龙岗首家社区法律便民服务站,在家门口就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咨询法律问题了,劳务工奔走相告、喜笑颜开。昨天,记者在鹤湖浪居民小组的东门服务站和法律援助站看到,不到100平方米的法律服务站,聚满了不少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专门聘请的一名法律工作者和一名具备律师执业资格的法律顾问为群众解答法律方面的疑难问题。此外,该便民服务点上班时间不分节假日,还受理代写法律文书、代理民事、行政诉讼、劳动仲裁、担任法律顾问、人民调解等常规司法服务。

  为提高劳务工的文化素质,坪山街道在去年的读书月活动中,让劳务工唱起了主角,他们送书到工厂,其中《百家讲坛》走进工厂成为亮点。

  前不久,江岭社区为几百名劳务工精心准备了一场《百家讲坛》系列优秀电教课。这是该社区在读书月落幕后,为工厂劳务工送上的又一道文化大餐。当天,听说社区在工业园讲课,很多工人一下班就赶到了会堂,一时间,会堂内坐满了前来听课的员工,记者看到,讲课采用电教投影方式进行,内容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身边的礼仪》节目,节目主要讲述了生活中人际交往、待人接物的一些传统礼节,教授大家在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不少员工表示,自从开展读书活动以来,社区内读书学习的氛围明显变得浓厚了。

  三项创新

  促进基层基础建设

  去年6月27日,市领导李意珍、吕锐锋、闫小培率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龙岗区主要领导来到坪山高级中学调研,将该校列入“龙岗区2006年重大建设项目”,并现场解决学校建设中的问题。目前,学校主体工程全部竣工,为全区新增普通高中学位3000个。

  去年7月5日,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再次来坪山街道调研,重点研究社区建设问题,强调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股份合作公司等各类组织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站的功能和职责,建立高效的社区运作机制。工作站人、财、物要到位,工作站各项规章制度要健全,实现工作站有效运作,切实发挥其协助管理和协助执法的职责。

  龙岗区委书记李铭、区长余伟良也三次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坪山街道现场办公,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如今,基层基础工作在全街道上下引起高度重视,取得显著成效。

  市区领导对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视,促使坪山街道以三项创新模式狠抓基层基础工作。

  首先是创新社区管理方式,实现重心下移。

  一是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去年上半年,该街道进行社区工作站建设试点工作,专门成立了社区办,抽调了10名专职工作人员,新设立六和、和平2个社区。去年7月27日成立了六联、六和、坪山3个社区工作站。其余14个社区工作站已全部挂牌。全部社区成立工作站后,街道拟由社区党总支部牵头,整合社区组织的力量和资源,做好综治维稳、计生、民政等工作,逐步实现街道工作重心下移。

  二是摸索小区管理模式。目前,已成功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对科技楼、万顺苑、东方威尼斯、泰富华庭实行规范的社会化管理,已引进物业公司2家,分别进驻鹤湖浪、中兴西、横岭塘小区。还在昌盛南、中兴西尝试建立小区业主委员会,实行自治民主管理和社会化管理。采取居民小组投资、补贴、物业公司收费的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小区内管理设施及各种配套设施修复、保安员费用,维持物业管理正常运转。小区由物业管理公司接管后,小区内治安案件明显下降。

  三是改进资金扶助方式。街道对社区的扶持,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配套资金,集中扶持5-8个居民小组,连续扶持2-3年,帮其真正实现脱贫奔康。

  其次,创新基层组织工作,夯实执政基础。

  一是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建设。田心社区综合服务楼进入装修招投标阶段,还有9个社区的综合服务楼项目已完成初步选址,处于国土、规划报建程序中。

  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街道2005年底共有党组织111个,其中党工委1个,民营经济党委1个,党总支15个,党支部94个,共有党员1897名。全街道有15个社区,设立14个社区党总支、1个社区党支部,下辖43个支部、共有649名党员。去年,街道积极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拿出专项经费加强场所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抓好党员活动室和党员电教室的建设,在硬件达到“十有”的要求。积极推广使用党员信息系统,已建立党员信息点23个,提高了党员信息化管理。

  三是配齐配强社区、居民小组两级班子。2005年4月份,全街道完成了14个社区居委会、125个居民小组“村改居”后的首次换届选举。并严格按照《居委会组织法》,公平、公正、公开选拔居委会、居民小组两级班子。

  四是抓好民营组织党建工作。2005年11月份,成立了坪山街道民营经济党委,下辖党支部24个,相应建立了24个“流动党员之家”,目前共有流动党员526名,已转正式关系的有94名。

  最后,创新执法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是从严执法整治环境污染。积极抓好“微污装置”推广工作,新建设“微污装置”3座,污水处理量达320吨/日。坪山河截污干管填埋5公里,配合比亚迪施工另行选址石背窝为新的垃圾填埋场。加强排污企业的监管检查和执法行动,加大处罚力度,从源头上减轻了坪山河和沙河的受污染程度。加快金龟水源保护区、红花岭生态风景林建设改造。坪山河整治与沿河景观工程进展顺利,市下达沙河改造工程专项资金已到位,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初步实现坪山山绿水清目标,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是坚决遏制违法抢建现象。针对违法抢建有所回潮、违建量增加、投诉上升现象,街道办积极配合市、区开展严厉打击违法建筑,将12月定为查违空楼行动月,要求用一个月时间,对全街道内未经土地、建设规划部门批准、无合法手续的在建房屋,依法坚决查封清空,暂扣设备105套、拆除工棚87个面积5150平方米、拆除排栅136栋面积109950平方米、断水断电、封堵大门277户、清理楼中施工人员1633名。7月份以来,拆除永久性违法建筑96栋、面积达到13397平方米。违法抢建现象得到彻底遏制。

  三大优势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坪山有个大万世居,随着大型实景音画节目《大万世居》的成功上演,大型客家围屋大万世居的名声不胫而走。

  坪山街道作为在经济上迅速崛起的东部新城,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百年传承的原生态客家文化,又有妇孺皆知的舞麒麟,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马峦山瀑布、金龟古村落、鹏茜矿山公园等。

  大万世居作为客家民居的经典之作,也是客家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精神的不朽图腾。而客家精神也是深圳精神的基本元素。两百多年来客家人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开拓精神是全体深圳人共同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

  去年4月11日,李意珍同志到坪山街道调研,在座谈时,他提出将鹏茜矿山公园、大万世居作为深圳东部文化产业新亮点,由市、区有关部门整体包装推出。他反复强调,文化事业一定要走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坪山街道还要发挥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和区位三方面的优势,建设产业坪山。

  为了实现经济和文化两翼齐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市东部工业组团的布局和龙岗区“十一五”规划,充分认识坪山的产业后发优势,坚持产业第一的原则,将坪山定位为“龙岗区次中心城区”、“龙岗区生态旅游枢纽”,规划到2010年人口规模达到80万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税收超过20个亿,争取打造出一座“深圳东部新城”。

  在打造客家文化之乡的同时,坪山大力发掘本土生态旅游资源。立足于长远发展,依托坪山人文、自然资源,体现坪山的山水自然特色,展现坪山的人文历史风貌,挖掘文化资源,与东部海滨旅游相呼应,开发生态文化产业。通过加强生态人文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大万世居、鹏茜公园、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生态文化产业集群,把生态文化产业培植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

  按照深圳东部现代新城定位,坪山街道在城市规划、基础建设、功能定位上,坚持适度超前建设,集约经营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借助市大工业区、宝龙碧岭片区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的力量,与两大工业园区共同做好建设规划,采取服务、配套、依托等方式共同上项目,加大发展循环经济力度,推进产业配套工程建设,把东部地区的建设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转移到坪山建成区来,提升城市功能,形成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城市与产业互动发展的新型城区。目前,宝山第一工业区、牛角龙、飞西片区、飞东片区旧改工程进展顺利;街道正在向区规划国土局申请打通全街道10个社区“断头路”13700米;加快规划报建敬老院和马峦新村进村路网、管网;坪山中学天桥正在施工,荔景南、丹梓西、新横坪路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街道每年投入超过1000万元,帮助社区与居民小组修路、安路灯,抓好荔景南路、丹梓西路、新横坪路的拆迁建设,争取尽快形成“三横四纵”的坪山路网。

  最后,再看一组坪山街道去年的经济发展数据,发展速度之快预示着这个全市面积最大街道的美好前景:去年1-11月份,坪山街道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3.82亿元,同比增长31.96%;其中:工业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34.5%;预算内财政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64.42%;国地两税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59.19%,其中:国税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78.57%,地税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7亿元,同比增长56.67%,经济发展速度、发展后劲处于全区乃至全市前列。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