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围观自杀,谁能拯救荒漠的心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11:25 南方网

  元月2日,一年轻女子独坐在成都市某酒店6楼的窗台上,试图跳楼轻生。从该女子坐上窗台,直到被警方带离,楼下围观者的起哄声不断,有人在下面喊叫,让她赶快跳下来,还有人呼朋唤友前来观看,更有甚者在旁边弹吉他伴奏。(《天府早报》2007年1月3日)

  这样的报道不是第一次在媒体上见到,每一次都让我们感叹围观者的人心冷漠,也想知道,是怎样一种人,他们缺失良知到如此地步,置他人生死于度外,用嬉乐的方式欲置人于死地而求自己一乐。

  百年前的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却是一群同样的旁观者让他心灵流血,日本人捉拿中国人,判他们是俄国人的奸细,要处以极刑,而在一旁围观的,居然是中国人,他们无动于衷地观看着,面部表情麻木不仁。鲁迅想用笔来医治国民性中的愚昧与无知,想唤起国人的良知与血性。鲁迅对围观者的丑陋表现在《药》里也有描写,并收入中小学教材,相信受过义务教育的中青年人都读过这些刺痛国人心灵的文字,但现实中为什么还存在如此残酷,对生命漠视的围观?

  鲁迅时代民众的愚昧是清末积贫积弱造成的,广大的民众没有受到任何教育,民智沦丧,民生蝼蚁不如,人对人的冷漠是必然的。

  如今民众在需要表达爱心或施援同胞的时候,却仍然表现出如此丑陋的一面,这是为什么?

  我们的教育,有着很多爱国爱人民的内容,但具体的、赋予人性关怀和情感教育的内容还有欠缺。由于结合现实教育的少,特别是教育机构的市场化,教学内容应试化,使知识与学习变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孩子们对书本知识有一种拒斥心理,书中的内容也就失去应有的人文价值了。所以,教育的人性关怀价值被弱化,在童年与少年时代缺乏人性关怀的教育与熏陶,他们会在成人后对生命缺乏关爱与同情。

  我们的某些主流传媒,在黄金时间播出的内容有多少是对人性的关爱,又有多少是对弱者的呵护?过度的嬉乐化、戏谑化充斥着电视屏幕,严肃的历史与尊严都可被调侃、解构,当这一戏谑心理转换到现实之中时,人们对现实中发生的一切也会充满无厘头的哄闹,他们甚至不相信有人在对无限美好的生命进行抉择,他(她)是不是还要留在人类世界上?要跳楼的不是自己的亲人,而自己又没有仁爱之心与一个人起码的良知,于是,另一幕悲剧发生在这些围观者身上,就是他们的心灵死亡了,没有了人性的温度与热度,谁能施救这些冰冷的心灵呢?

  我们的民间如何恢复互信与互爱?这是一个与解决人口温饱一样严峻的社会问题,民间心灵的荒漠化,需要民间与政府花时间与精力去栽培情感的植被,改良社会人文生态。

  一是中小学教材要加大人性关爱的内容与事例,让孩子们从小对生命有敬畏感,视生命为神圣,倍加珍爱;二是传媒要加大曝光力度,对那些在应该施救的现场却嘲讽与调侃的人进行形象曝光,使社会有耻感,让恶意者承受应得的心理压力;政府的作为更为重要,要对妨碍现场救助甚至怂恿自杀者的行为依法予以惩治,因为他们的现场刺激,会导致一个生命的夭折,这是否也是过失杀人伤人呢?

  面对一再发生的有损人类尊严的恶性群体事件,全社会不能无动于衷,更不能无所作为。(编辑:付刚)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