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成功与否难判定 理性改编是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12:00 光明网
谢洁梅

  在如今这个庞大复杂的信息社会,把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已然形成了一个广大的经济市场,为迎合受众需求,一部部小说被搬上荧屏。早期的有四大名著,而今闹得火热的有金庸、梁雨生、黄易等人的武侠名著,也有巴金、张恨水、林语堂、海岩等作家的众多文学作品。

  前段日子,石钟山的小说《遍地鬼子》被改编成电视剧《遍地英雄》搬上了荧幕,尽管剧中有些部分处理得并不完美,例如对杨家的兴衰描述太多,人物性格转变太过突然等。但作为一部描写平民英雄的抗日题材作品,《遍地英雄》将带有中国特色的底层国人的血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剧中许多场面并不壮观,但是生活细节动人,与平民英雄相辉映。另外,石钟山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的年代》也活跃于电视荧屏前,成了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电视剧。

  先撇开其中的弊端,我们现在接触频繁的自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为什么会受到观众的欢迎,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原因是存在的:

  第一,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速,人们忙着赚钱,忙着处理各种生活问题、事业问题、爱情问题,充斥在周围的文化是快餐式的,鲜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细读一部文学作品。而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恰恰解决了这个尴尬,人们一方面能够借助电视剧了解这些作品,另一方面,电视剧的收看比较随性,不像阅读原著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工作一天回家收看电视剧已经成为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

  第二,电视剧将小说文字形象化,让人享受一种视听效果,不需要花费太多精神,即使理解能力不强,也能够把电视看懂。

  第三,对于喜爱小说原著的人来说,诠释成功的电视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人物个性、时代特征等等。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由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常常引来诸多争议。作家与剧组之间,原著与剧作之间,打官司、口水战、网上交火永无止境,还包括同一小说不同版本电视剧之间的纷争。例如,小说《作女》以《卓尔的故事》为名登陆荧屏后,原著作者张抗抗就批评女主角袁立“作”得太突兀;紧接着编剧徐萌表示,电视剧只是借用了原著的故事形态,用小说的标准来衡量电视剧改编的成败是不公平的;而演员袁立则表明自己并不喜欢张抗抗的原作,自己的表演只能尊重剧本。而后,张抗抗提出了“影视话语霸权损伤文学个性”的问题,想现身说法引起作家同行们的共鸣,联合起来一起向影视圈讨个说法。这类纷争连绵,就连纵横华语文坛的金庸也不能幸免,内地版电视剧《天龙八部》改编时,金庸曾经与制片人张纪中有过直接、公开的亦真亦假的对抗:“改是可以改,但你不能把我的女儿变成儿子,儿子变成女儿,否则我要去告你……”诸多问题闹得当事人头疼,也闹得观众头疼。到头来,人们对电视剧本身的关注似乎都被这些纠纷降低了注意力,作品本身的意义也苍白了许多。事实上,改编的影视剧能让原作者满意的非常少,因为影视作品比文学有更大的市场需求,需要以受众的喜好为重要依据。观众不爱看,即使拍了也只是浪费金钱而已,这就需要在改编时在大众愿意接受的共性和大众自身的个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而这又是一个难点。

  由改编造成问题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以下几点首当其冲。

  第一,部分电视剧对原著极度不尊重,进行不切实际的篡改,只为了迎合部分低俗的市场需求,这类电视剧本身已经失去了小说蕴含的意义,向一种纯娱乐靠拢,变得花哨、空洞,这在低俗电视剧泛滥的今天是不胜枚举的。

  第二,对小说理解不深或理解错位,造成电视剧不伦不类、不明所以。

  第三,电视剧的视觉接受性造成解读的单一化,例如人们对王熙凤形象的理解很容易受邓婕本身演绎的影响。但阅读原著小说文字,产生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

  自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是否真的难以体现小说的原汁原味?电视剧作为与小说截然不同的形式,如果只是生搬硬套原著的内容、风格,那就仅为“依样画葫芦”,招来笑话,电视剧的与众不同之处也就被抹煞掉了。这里需要强调,作必要且符合实际的改编才能更好地适应电视剧。但这一点与电视剧《红楼梦》几乎一字不改原著上的对白是有区别的,《红楼梦》的主题内容、时代背景、人物特点等决定了还原原著对白是正确的选择,从电视剧《红楼梦》播出后的反映可以印证这点。但并非所有小说都适合一字不差地映射在镜头前,正因为小说与电视剧截然不同,所以有些小说才需要经过现实改编才能真正适合拍成电视剧。

  我们以林语堂《京华烟云》为例,看过电视剧的同学都知道当年赵雅芝、欧阳龙版的《京华烟云》被奉为经典之作,2005年张子恩导演推出了电视年度收关大戏——赵薇、潘粤明主演的新一版《京华烟云》。首先来看当年李英、任建青导演的《京华烟云》,虽然1987年版的拍摄无论在设备上还是技术上都是相对落后的,但是它之所以被奉为经典,除了有当年红透半边天的明星出演外,更重要的是观众能够被情节所带动,沉浸在电视剧中深切感受着一个时代背景下几大家族之间错综复杂、引人深省的内在关系,从中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深远内涵;而2005年版的《京华烟云》自播出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一些观众认为结局显得有些“假”,而且剧中除了角色的名字不变,人物关系、事情发展的顺序都与原著不同。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京华烟云》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老北京,从时间差距、时代背景、文化氛围等多方面来看,2005年版无疑面对着更严峻的挑战。张子恩导演说:“翻拍《京华烟云》最重要是神似,而不是迁就每个细节的一致。”的确,如果全权依照原著来演绎,一方面已经不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局限性,很难表现其精髓之处。而值得一提的是,新版《京华烟云》突出的是民族精神和京味文化,镜头中穿旗袍、打电报、念郭沫若的诗,市场上卖风筝、泥人、冰糖葫芦、马车都是京味文化的代表;而民族精神主要通过陈宝国扮演的姚思安体现出来。剧中的姚思安是一位研究甲骨文的国学家,为了不让甲骨文落入日本人的手中,他放火烧家与敌人同归于尽,此后他的子女也受其影响投入到抗日浪潮中。这是这次改编的画龙点睛之笔,传达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民族信念,使整个作品展现出与以往影视剧所不同的文化精神,同时也是符合林语堂创作该书的原旨的。而演员的着装、剧中的建筑充满韵味,也给这部剧作添色不少。从这些看,2005年版的《京华烟云》还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一部小说,字里行间蕴含的某些深意可能是电视剧无法表现的,因为作家在进行写作时,常常应和了他所身处的时代背景、历史特征,而这些往往是现在的演员很难切身体会的。小说可以描写到极致,而电视剧对小说的表现成功与否,与导演、编剧、摄影、表演、美工、录音、剪辑这诸多因素有关;但同样,电视剧也能展现小说无法言传明确的意境,或是长镜头,或是蒙太奇,运用恰到好处的音乐,结合人为或自然的声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利用各种元素来配合演绎,这不能不说是电视剧的神奇之处。随着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拍摄技巧愈发跟进,电视剧表现小说所能运用的手段也越来越多。

  当我们从这些相对成功的电视剧中得到娱乐和文化享受时,我们感谢那些原著作者,更要感谢将它们改编成电视剧的人物。至少,从视觉接触上来说,电视剧让我们体验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且这个作品的转换过渡如果成功,那就是一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视觉和情感的大餐。

  从小说到电视剧,就现今的中国影视市场来说,已经被很多人看重,无数篇小说被搬上荧屏。但由于有原著作参照,这类电视剧面对的是更挑剔的眼光,一个不恰当就会招来铺天盖地的谩骂声。在这种形势下,由小说改编成就的电视剧着实是好坏难自处,面对两难的困境,在改与不改之间,在改多改少之间,在怎么改更好之间,方方面面皆要照顾,想要拍出真正受观众喜爱的改编自小说的电视剧,理性改编是关键,而那些只求快餐式的、娱乐式的电视剧即使一时闹得火热,也终究是昙花一现,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沉淀为经典之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