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慧的孩子“早早识得愁滋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14:58 新民晚报

  1岁识字,3岁能背诗百首,现在已通读多部名著。在许多人眼里,6岁的刘明军是个早慧孩子,智力超常。可进小学半年多,明明的表现却并不出挑,成绩略显平庸。年少的他逐渐失去笑容、心事重重,父母担心,学校无奈。对此,专家建议:对早慧孩子的教育不可操之过急,孩子压力过大会影响身心健康。

  言行像个小大人

  明明就读于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长得虎头虎脑的,可待人接物像个小大人:开口说话总先斟酌一番,脸上鲜有笑容。班主任陈凌云说:“可能他书读得多,想得也多,讲话不像别的孩子童言无忌。”在班里明明也极少吵闹,略显孤单。同学们虽然佩服他,但又觉得他有点严肃不好亲近。

  明明告诉记者,他已经不玩玩具了,平时在家喜欢读书,《三国演义》已读了不下10遍。“我最喜欢曹操。因为他最让人捉摸不透,而且精通兵法、善于用人。”说到三国故事,他才有点兴奋。

  脾气变得毛躁了

  学校专门为明明设计了一套教学计划:除了完成一年级的课程外,他每周各有一堂三年级的英语课和数学课。可问起最近的学习,明明垂头不语。陈凌云说,他几次考试都没进前三。三年级的数学老师王亚娟也有点为难:“他虽然计算方面没有问题,但毕竟年纪小,在解题思路上不及三年级的孩子。最近一次考试他就没考好,低了平均分十多分。当然,和同龄人相比,他还是不错的。可能潜意识里我的期望太高了。”

  周围人的期望,让明明有点喘不过气。采访中,他多次告诉记者:虽然上了三年级的课,但自己和别的小朋友是一样的,更喜欢和同班同学一起上课。明明父母也觉察到了他的反常:脾气变得毛躁了,人也不如以前活泼。刘爸爸反思道:“可能我们一直希望他出类拔萃,无形中给了他不少压力。”

  因材施教最重要

  对早慧孩子,许多人认为缩短教育年限就行。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吴增强说这是错误的,因材施教才是最重要的。不同孩子应该不同对待,不能急功近利。在他看来,学校能为明明专门设计一套教育计划很不错,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多考虑孩子的主观感受,若孩子明显感到压力过大,就应该放缓教育进度。最忌要求孩子完成超过他接受范围的任务。”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早教。识字、珠算、英语……孩子的智慧细胞很早就被激活了,早熟早慧都不是稀奇事。针对这样的早慧孩子,吴增强告诫家长注意:学习固然重要,但孩子毕竟还小,心理并不成熟,因此人格教育和个性培养不能忽略,“教育要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本报记者马丹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