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从等戏看到点“菜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02:35 大江网-江西日报

  

农民:从等戏看到点“菜单”
农民:从等戏看到点“菜单”
“戏乡”锣鼓响四方,宜黄县乡村活跃着四五支农民自己的“戏班子”,他们演的是宜黄戏,唱的是海盐腔,所到之处,四村八乡的农民成群结队涌来观看,因为这些戏班的演员脱下戏服,卸下浓妆,个个都是当地地道的农民,故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土剧团”。唐勋本报记者海波摄

  2006年12月28日,省话剧团刚刚在铜鼓县6个乡镇演出了10场,休息几天后演员们还要下乡。

  “我们的演员都在外演出,明年1月5日要在靖安县11个乡镇演出22场……”2006年12月31日,省杂技团党总支书记陈为民在电话那头对记者说。

  每年的新年、新春前后,是农村文化市场的活跃期,各级剧团、电影放映队等文艺团体会将一场场“文化盛宴”送到农民面前。记者多次随文艺团体下乡送文化,感受到我省农村文化市场悄然发生的可喜变化,感受到和谐文化氛围下农民自身的改变。

  农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选择 “看单点菜”消费优质文化产品

  在宜春市袁州区水江乡老农黄万亮的记忆中,他们这个离市区75公里的边远山乡,过去的一次“三下乡”活动,不管是送书、送戏还是送电影,都会成为村民们难得的节日。“这两年来,城里人看的戏我们看到了,村里每个月也有电影看。”黄万亮自豪地说。据省电影公司负责人介绍,2006年,全省各级电影公司赴农村放映电影达9.1万场次,观影人数2209万,一村一月看一场电影正成为现实。

  从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中,信丰县安溪镇农民作家张达山看到了一种变化:过去农民看电影、看戏,上面送什么就看什么,完全是被动的,现在,剧团、电影放映队下乡前,会先提供一份节目单,农民看“菜单”点“菜”,挑选自己喜欢的节目。一场电影带动致富的例子很多,赣州市各县电影公司把《果树栽培技术》等科教片送到每个山村;高安市莲花村农民刘永辉自从在家门口看了科技电影《瘦肉猪的饲养》后一门心思养猪,现在他年养猪600多头,年纯收入20多万元。

  这些变化的发生,与政府加大在基层文化方面的投入是分不开的。

  党和政府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标指向农民“文化小康”

  铜鼓县文化系统工会主席王现国,从事基层文化工作30余年,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基层文化的重视程度令他欣喜不已,随省话剧团在铜鼓县演出时,他掰着手指头向记者数着党和政府实施的各项农村文化工程:国家农村数字电影工程、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省农村文化建设三项活动……这一系列的农村文化工程,让王现国感觉到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民群众的“文化温饱”问题进一步得到缓解。

  这些文化工程,体现了“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凝聚着党和政府的一片苦心——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资金、设备、技术等的引导,培育、发展农村文化市场,使农民群众享受优良的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在资金方面,省委、省政府的农村文化建设三项活动,2005年我省投入资金6000万元,2006年增至1亿元,这使我省财政用于农民的文化投入从2004年的人均2.09元增至4.09元,2007年三项活动经费将增至1.2亿元;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中央专项资助225万元,省文化厅3年配套专项资金15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701万元;国家农村数字电影工程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516万元,我省财政补助资金637万元。资金引导的同时,还有设备和技术的引导。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给基层配备计算机1100多台、卫星接收设备16套、投影设备22套。农村数字电影工程中,吉安、赣州两地31个县(市区)共502个乡镇,每个乡镇配备了1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有效解决了农村原来16毫米放映机电影发行周期长、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放映清晰度。

  从政府“送文化”到基层“种文化” 农村文化市场潜力被激发

  2006年,芦溪县136个村有160支民间文艺表演队伍,而2002年以前只有40支。4年增长4倍,芦溪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县文化馆馆长缪志杰说,数字的背后,是旺盛的乡土文化需求,是潜力巨大的农村文化市场。

  从“政府出资、市场运作、乡镇搭台、农民看戏”的运作方式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来看,党和政府对基层文化的投入,目的是通过一种扶持,撬动潜力巨大的农村文化市场,使农村文化产品的供与需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实现从政府“送文化”到农民“种文化”,实现农民对文化消费的自给自足甚至外销的过程。事实上,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开展一年多以来,文化单位、文化资本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市场竞争中,使农村文化市场出现可喜的变化:省直专业文艺剧团频繁下乡;原本惨淡经营的县剧团、电影放映队、乡村文化站等国有文化单位,重拾信心,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民间文艺团体有较强的适应市场经济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繁荣基层文化市场的生力军。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省举办各类组台演出100多场,专业和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4097场。为了争取农村演出市场份额,全省各专业艺术院团一改以往主要靠上级下任务、定剧目、争补助的做法,积极深入农村,创作新颖的农村题材作品,主动“找米下锅”,并从中探索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新路。吉安县采茶剧团一位演员告诉记者,尽管自带被子、钢丝床和日常用品长期下乡到村每天演出1至3场,但她心情还是很愉快,因为只有不断地演出,剧团才能生存。樟树市政府、武宁县政府拨出配套资金,以资金补贴或奖励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个体,这些措施鼓励或吸引了更多民营资本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赣州市现有各类农民业余剧团340多个,龙灯、腰鼓队等农民业余团队2000多个。

  引导文化从娱乐农民身心到“武装” 农民头脑还需多方协同努力

  事实证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文化建设不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然而,在多次文化下乡活动中,记者感到:农村的文化小康,不仅需要文化设施、文化内容上的小康,农民的文化观念也要向小康靠拢,用文化武装头脑。

  2005年,记者与省直一专业剧团送戏下乡,这是该剧团第一次到乡镇演出。尽管该镇新建了一个礼堂,但因为电压不够,许多舞台灯不敢用;因为没有吊杆,许多道幕布不能挂。该团负责人无奈地向记者摊摊手说:“没办法,不是我们不愿意到基层演,而是各种因素限制了。”目前,演出场地缺乏、观影环境差、文体活动设施落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有些村里,演出团体和电影放映队甚至找不到一块水泥地来演出,村民们只能在泥地中看节目。为了给农民提供一个较好的文体活动场地,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和资源,以现有场地为基础,修建一批可用于文体活动的综合性场馆,解决农村文体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一次,一个国家级专业演出团体下到赣州一个乡镇演出时,许多农民说听不懂、看不懂,有的农民说早知这样还不如去看当地剧团的演出。这也给一些专业文艺团体以启示:题材要贴近农民,节目要符合需求,形式要创新,小作品也能赢得观众。各文化单位应该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文化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为了更好地抢占农村市场、贴近农民,去年新干县采茶剧团自筹资金设计制作了功能齐全、拆装快捷、运输方便的钢木结构舞台,使剧团可以深入到村里演出。另外,农村文化市场的红火,也暴露出创作队伍力量薄弱、节目更新慢等问题。

  “要是村村都能上网,那该多好!”农民群众说。农民的渴望,就是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的新要求。

  本报记者郁鑫鹏 实习生李崇文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