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城就业思维不该责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06:00 光明网
池海波

  近日,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北京市高校已就业、未就业的毕业生和即将毕业的在校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北京晨报消息,结果显示,一半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实际收入低于期望值,六成高校毕业生即便毕业时在北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中新网12月29日)

  媒体视角似乎希望引领大众视角关注大学生不愿基层就业的现实,对排斥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们予以倡导。认为不愿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们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致使就业竞争加剧。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工作的政策力度,扩大大学生输送人数,从而既支援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发展,又减轻北京的就业压力。

  笔者却不这么认为,且不说高额的教育支出理所应当冀求相应回报,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常理来说,也是自然而然之事。何况于多少农村孩子考进大学的目标就是要走出那片山村,靠勤奋读书来努力改变自身现状。而待其结束教育之后又回到基层工作,无论是在当前社会伦理和价值观念的传统思维中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再近一步的来说,基层不一定就真正合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日益明显,在大城市里接受的高等教育无论是从其社会硬件基础设施差距还是在文化素质差距上来说,都是不符合大学生生自身发展的。植根于发达城市的教育内容在基层和偏远地区都不一定实用。由此就业于基层只能带来人才资源的浪费。当然,笔者不是反对倡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只是相关部门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之时也应有一个理性态度,不能因为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就盲目倡导基层就业来缓解就业压力。例如计算机行业、外语行业等需要高科技和发达经济文化支持的行业,在基层和偏远地区根本不可能发挥其所有作用。

  无论大学生在何地就业,其行为都是具有一定的劳动付出,都是在为社会贡献。而且在城市就业的贡献远远要比其在农村工作要大出很多。何况于大学生本身也是初入社会的群体,没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来支撑基层就业的付出代价。不能说由于大学生不愿基层就业就认定其道德责任缺失,公众自然也不应责难学生们的“大城工作思维”,造成学生不愿基层就业的元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扩大。就连农村本身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求工作,我们为何还要责问大学生不愿基层就业?

  而且,就新闻本身我们也能看到,只有6成大学毕业者不愿意去基层,那剩下之学生,在所学习专业对口、适合基层就业的情况下,去基层工作锻炼也就能够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基层的经济发展。所以,请不要在责难毕业生不愿基层就业的想法。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择业和现实的生存,只有在自然属性得以解决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社会属性。毕竟,再崇高的英雄,都是要吃饭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