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求知为功利 博士不能把一切归咎于培养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09:27 中国新闻网

  “看完2006年12月15日‘特别报道’版的内容,心情格外的沉重。一种无法言语的感觉积压在心头,怎么当下我们青年的生活状态这么难?”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中发出的感慨。去年12月15日,本报关注博士生生存境遇的文章《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刊发后,引起了广大青年尤其是部分博士生的强烈共鸣,纷纷在网上发表贴子,展开讨论。记者注意到,某门户网站的讨论发言高达1000多条,许多高校的校园论坛上,这篇文章也无一例外地成了热门话题。有些读者还直接给本报来函来电,要求参与讨论。

  从他们的整体反映来看,博士生群体确实在学习、生活和就业上遇到不少困惑和迷茫。总结起来,博士生反映最多的,是招生人数太多,而好导师等培养要件太少;抵制不住诱惑的时间太多,能安心做学问的时间太少;找工作的人太多,好工作太少;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学习生活补助太少,等等。

  除此之外,学风上的浮躁、心态上的急功近利、科研上的“短、平、快”、专业培养设置与社会脱节、学习外语与专业研究的冲突等,也是博士生群体反映较多的问题。

  一位读者来信说,博士一直被认为是学历阶梯的最高层,他们代表着知识皇冠上的那颗明珠,在公众眼中,他们是知识精英,有着光明的前景,但从没想到原来他们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他认为,关注博士生的生存状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应当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也有一些人认为,博士生反映的生存现状是无病呻吟。他们认为,在中国社会,读上博士就会被认为是成功的标志,如果他们这个群体还不满足,在普通大众看来不可理解。

  但许多博士生却认为这篇报道“道出了他们这一群体的心声”。北京某研究所一位博士生来电表示,他认为文章写得十分真实,让他深有同感。他说,他作为专业研究生联合会主席,在组织召开的学术论坛上,也整理出了大致相同的问题。“既然是普遍问题,就应当多呼吁一下,发出博士生自己的声音,如果我们自己还默不作声,不仅耽误了自己,也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他认为,现在是要对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培养体系作出及时反思的时候了,因为现在博士帽贬值太快,整个社会对博士生的社会评价在降低,读博变得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许多在校的博士生,也为自己选择读博而后悔不已。“我们应当反思面临的问题,关注我们的成长环境,这也是对社会负责任。”

  南方某高校一位材料学院的博士生也来信说,他也是如同“远潇”一般“苦闷”的博士。在读硕士的时候,导师采取“放羊式”管理,他一个人鼓捣“混着”毕了业,但感觉自己在所学的专业领域相对于本科时期几乎没有进步,不甘心又考了个好学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想让自己在专业上有所长进。

  结果事与愿违,据他反映,他导师目前的状况是,手头没有一个有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也实在太简陋,根本无法开展相关的试验研究;学生在校外做试验的花费导师只负责报销一半,其余由自己掏腰包;每个月605元的补助,基本满足不了生活开销。“有时一想到这些,我就感觉无奈和苦闷,哪还有心情做研究?”

  江苏某高校一位工科博士生表示,他对导师很有意见,“当初报考时,‘老板’向我保证说研究课题和工程都很多,等到来以后才知道导师也搞欺骗,我的师兄都已经是博士第3年了,还没有一个课题”。他说,前段时间北京有个专业国际会议,他被邀请参加,可是要花些往返路费等,结果导师坚决不同意。“这种情况谁能不心寒?”

  但一些博士生也不愿意看得太过消极。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孙国东说,虽然他不否认“远潇”等人反映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在环境短期内不能改变的情形下,博士生更应当问问自己:如何适应当下的社会?如何适应当下的博士生培养制度。

  他认为,在当下培养制度下,要读博士,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有献身学术的心理准备;其二,必须具备基本的学术素养;其三,必须有较少的物质欲望;其四,必须有较强的自制力;其五,必须具有较好的英语或其它外语水平。他认为,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根本就不应该读博士,“但以本人在学界几年的见闻,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博士生在整个博士生群体中却比较多。”

  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等多位高校博导,也对当前博士生群体进行了批评,他们认为,培养体制是问题的一方面,博士生自己也要调整,不能一切归咎于培养制度。

  许纪霖说,他发现,现在博士生读书的风气不行,“大部分博士生不是来求知的,而是要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功利目标的,读博士是为了能够到好的城市,评上好的职称,或者找到一份好工作”。

  刘海峰也认为,博士生自己也需要反思一下。现在博士生用心少了,做毕业论文选题“撞车”的情况越来越多,研究重复来做,创新性不够,“博士生如果博而滥不行,一定要钻研得深,有创新才行,他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相关链接:

  □博士生必须能忍受寂寞,能经得起失败,绝对不能浮躁,更不能功利。博士生总盯住毕业以后的就业形势,总盯住毕业以后的薪水,就绝对做不好学问。如果你确实很优秀,那就业应该不是问题,要做博士,就要一心一意,否则不如放弃。

  □不能全怪导师。导师能给你提供的指导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课题导师全能指导,那还要你研究什么?所以博士生应具备独立探索精神,认为做不好学问是因为导师指导得太少,那纯粹是借口。

  □在我看来,博士真的不应该成为很多人理解中的为就业增加砝码。如果只是想在就业时增加自己的分量,而不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做学问,那么这个博士真的是可读可不读的。

  □中国社会向来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当今中国社会,博士显然是一有限资源。如果政府官员、企业老总都向往戴一戴,我们平头百姓为什么不去争取,哪知道政府官员、企业老总戴博士帽是锦上添花,而我们平头百姓抢着戴,可能是给自己戴镣铐,将自身孱弱的身体投入地狱了。

  □在中国,博士成了一种资源而被用于交易,如果说与政府官员或企业老总交易,掌握这一资源的人是想从他们那里获得项目;如果与有才华的年青人交易,则是想从他们那里获得廉价劳动,如果这两种交易存在而且大行其道,在读的博士还能为学术献身吗,是为老板献身罢了,博士为研究献身的目标何存?(边集整理)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叶铁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