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为何担忧医改方案“因地制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17:32 国际在线

  作者:舒圣祥 (个人文集)

  “医改方案不宜全国统一,应该是因地制宜,允许试点、允许多样性。”在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的医疗卫生发展前景分论坛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李玲如是表示。李玲还说道,“我国各方应该搁置争议,尽快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医改方案尽快出台。”(1月5日《北京商报》)

  相信和李玲专家一样,对医改方案尽早出台的期待,已经写进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新年愿望里。大家都盼望着能早一天享受到新医改方案带给自己的幸福雨露。但是,专家一提到“因地制宜”,公众马上就有些慌乱了,弱者的受迫害意识开始发挥作用:这是不是又要搞不平等对待呀?“分步实施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长远目标”被普遍理解为:让有钱人和有钱的地方先享受起来,让没钱的人和没钱的地方先等等。

  “因地制宜”本是一个褒义词,但放在福利改革语境下却近似于贬义词,意思几乎等于:有条件的上,没条件的不上。这与公众的改革期待显然有一段距离,大家期待的是:有条件的上,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谁也不想被医疗改革的幸福快车落下,谁也不想别人坐在座位上而自己站在过道里。太多的先例证明,“因地制宜”即意味着不平等,意味着有人得到的多有人得到的少,而得到更多的人往往是谈判时在场的人或者谈判时有代言人的人,那些既不在场又缺少代言人的人,得到的通常最少。医改方案假如“因地制宜”,自然也逃不出这个规律。

  某种程度上,老的医改之所以不成功,原因之一就可以概括为“因地制宜”。公务员全有免费医疗保障,普通百姓没有;城市居民部分拥有缴费医疗保障,农村居民大部分没有——这不都是“因地制宜”的结果吗?对于新的医改方案,人们冀望最多的正是其公平性。如果新医改方案不能在公平性上更多着力,那么,单纯着眼于改革效率的“因地制宜”难免不会让其重蹈老医改的覆辙。我们知道,改革效率与起点公平和规则公平是完全不矛盾的。医改效率应该建立在这种起点公平和规则公平基础上,否则所谓的“效率”就只能是一种伪效率,是以牺牲穷人医疗福利为代价的“带血的效率”。

  站在“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角度,“全国统一”实际是医改方案的一个本质要求。政府作为公共品提供给公众的“卫生保健”,应该是平等的,是非排除性的。在此之上,有条件的人可以自我付费的方式额外追求更高水平的“卫生保健”。因此,公共品性质的“卫生保健”是最为基本的,是最低水平的,所以必须“人人享有”。终极意义上,不仅要“人人享有”,还要“人人平等”。当然,现阶段也许无法一下子完全实现“人人平等”,因此可以有一个权宜之计,但在先后秩序的安排上,应该先给那些最迫切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这个意义上,即便作为权宜之计的,也只能是“因人制宜”而不是“因地制宜”。

  

  审稿:蒋丽丽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