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00:00 东南早报

  台湾徒弟:他待我像自己的孩子

  从台湾到泉州两天,李传灿一直在想念着师傅黄奕缺,但是为了不影响老人的情绪,谁都不敢告诉黄老,他已经在泉州了。没想到,近在咫尺,最后连恩师的最后一面都没见上,这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李传灿说,本来黄奕缺老师今年过生日的时候,他是准备从台湾赶过来的,但是那次电话中,黄老师说今年不准备过生日了,想等明年再做,就延期了。

  12月28日,知道黄奕缺老师病重的消息后,1月2日李传灿就带着两个徒弟赶到了泉州,一直住在宾馆里,不敢让他知道这个消息,想等着老人病有所好转后,再去拜访他。

  李传灿是台湾亦宛然掌中木偶团团长,1990年,他和哥哥两人从台湾来到泉州,拜黄奕缺为师学提线木偶。那时,李传灿的掌中木偶在台湾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了。

  “第一次跟黄老师学了一个月,都是些最基本的。后来每年我都要过来两趟。”拜师时,黄奕缺对李传灿的训话很简单:既然要来学,就认真学,最好是能把他的所有工夫都学到。

  “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你要是愿意学,他愿意全教给你,他不会留一手。”李传灿说,从一开始,黄奕缺就是免费传授他技艺,对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在台湾乃至世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说起提线木偶的黄奕缺,大家都是翘大拇指的。他的技艺是世界第一的。”

  我与缺师半世纪的师徒情

  从1964年开始,林文荣一直跟在黄奕缺身边学提线木偶,两人相差10岁,一段师徒情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他的表演形式我学得最多,但我还没他的一分。”林文荣不无遗憾,他说跟黄奕缺大师这么多年,他们甚至连个比较隆重的拜师仪式都没有。

  1964年,林文荣从泉州木偶剧院演员培训班毕业,当时,第一演出团是由一些名老艺人组成的主力演出团,林文荣分配到这个团学习,一直开始跟着黄奕缺。

  1964年,黄奕缺在北京演出《千桃岩》动话剧时,林文荣在剧中担当小刺猬的角色,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黄奕缺大师木偶技艺的巨大影响力。“他演的小飞象不是剧中的一号人物,但是整台戏的彩头都被他抓走了。”

  多年后,林文荣接过了小飞象的角色,他说,缺师打造了这台戏的最高表演水平,在他离开木偶剧团之后到现在,还没有人能超过他的表演技艺。而他刻画的几个形象,几乎都成了绝版。

  发展到最顶峰,“猴”成了黄奕缺技艺的集中体现。黄奕缺排练并参演的《火云洞》是提线木偶最早的猴戏,而后是《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最后再到《驯猴》。《驯猴》几乎达到一种顶峰。“他跟猴有着不解之缘,但每重新刻画一个形象,他都是在超越自己。”

  从1977年开始,林文荣一直跟着黄奕缺,既当搭档,也是徒弟,他告诉记者,老黄连走路看到一样东西,都会跟木偶戏搭上关系,“他看到一个雕刻,经常都要停下来看一看,不住地夸‘这个好漂亮,嘉礼戏就要这样搞。’”

  住院时仍想着演出想着创作

  大师晚年,一直是爱徒许润明在跟随着打理一些事务。这位师从大师20年的徒弟讲述了大师至今藏在心中的一个梦想。

  “前年春节,师傅做了一只木偶鸡在央视表演后大获成功,几月前,他谈起想在明年春节(农历猪年)创作一只木偶猪,可现在师傅走了,这只木偶猪永远地藏在他的心中了。”许润明说。

  他介绍,晚年的师傅虽然只是剧团的名誉团长,但心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木偶剧。每周六上午,师傅都会和他一起到后城旅游文化一条街上转,看看那里的铜雕。师傅说,要想雕出好的作品,必须要从身边的形象中去发现。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