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专家,请尊重利益相关者充分发言的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00:18 红网

  据《中国青年报》1月5日报道,在一场探讨青少年问题的论坛上,面对研究青少年问题的学者、专门挽救网瘾少年的大学教授、儿童心理专家,18岁的职校生李阳当面指出专家的发言“不了解我们(即网瘾少年,笔者注)“。其间,李阳的发言两次被专家打断,幸好一位女老师救场,她的一句“请×××教授不要再打断这个孩子的发言,尊重他说话的权利,让他把话说完!”赢得众人响应,李阳才把话说完。

  对此事,一位心理学家的感受是“我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强权!”,《中国青年报》甚至直接用“专家,请收起你的成人强权”作为文章的标题。但我笔者看来,这样的解读显然是肤浅的、形式的。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当前我国对专家权威的盲目崇拜,中国大小问题改革的方向唯专家之言是从,而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却没有相应的发言机会。如何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利益的事,但以上面提到的论坛为例,专家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家长仅一人作为嘉宾)。有过上网成瘾经历的李阳一个发言就引来了如此大的震动,这足以说明普通的利益相关者发言机会的贫乏。

  盲从专家权威,在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到了近乎泛滥的地步。看一下当前的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总喜欢以专家的分析评价盖棺定论,新闻当事人的看法不是被剥夺就是作为专家观点的陪衬。再如近两年备受关注的新农村建设,出主意、下结论、定调子的总是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他们通过大众媒体、各种会议、论坛发布自己的权威,而与新农村建设直接利益相关的农民则鲜有发言的机会,很少有人给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很少有人关心:农民心中的新农村建设是什么样的,农民觉得新农村应该怎么建。在教育界,各类改革接连呈现,但人们看到的仍然是专家论证,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学生的声音却微乎其微,他们只能在网络论坛里发表自己的看法。

  专家发言固然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对这种权威绝对不能盲目相信。当一个社会笼罩在专家们绝对权威的影子中时,瞎指挥就会如约而至,一些不切实际的改革措施就会荒唐的上演。比如,一位教育界专家提倡在高中保留会考制度,说这会让高中生保持文理知识的平衡。其实,在高考的压力下,一些学校帮助学生会考作弊已是公开的秘密,为的是省出时间专攻高考,这是一个普通高中生都能理解的事。盲目相信专家,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会让我们这个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所以,社会的改革,不管是大是小,都应尽可能的给利益相关者充分的发言机会。建设新农村,多让农民发言;教育改革,多让学生发言;医疗改革,多让医生和病人发言如此等等。这一方面是尊重他们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能更充分的反映问题的实质,从而保证改革的高效而非隔靴搔痒。据报道,2007教育部年将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作为一名大学生,笔者觉得,核算成本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学校间师资质量的区别,不知道这条意见专家们是否能听到。

稿源:红网 作者:刘福利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