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伪科学”争名辩论会何以成了角斗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06:00 光明网
王清

  12月28日下午,凤凰卫视第二次举办“废除伪科学”辩论,两方专家激烈争议,录制现场短兵相接,一言不合双方差点上演全武行。为保安全组织方甚至请医护人员全程待命。(北青网12月31日)

  科学是最经得起检验的。那些口口声声打着捍卫“民间发明”而叫嚣删除“伪科学”一词的人士,怎么就沉不住气来,让“真金”交给烈火去“锤炼”呢?能否从《科普法》中删除“伪科学”,靠得是真理的力量,绝不是拳头的“威猛”。

  其实,如果不是自欺欺人,那就是掩耳盗铃。删除了“伪科学”一词,就能够否认“伪科学”存在?一些歪理斜说,一些封建迷信,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就可以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过市、兴风作浪?

  何为科学?《辞海》的定义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作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从科学的定义中不难发现,科学具有客观性、实践性、理论性、逻辑性、真理性和发展性特征,其中客观性和实践性是科学的最本质特征。不是客观存在的又经不起重复实验的并无法通过实践检验的事物,包括发明、创造、探索、构想、学说等,只能够以一种理论、主张、思想、意识、行为等形式存在,而不能赋予其科学概念。科学就是科学,不可调和,不可折中,容不得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那种与科学相对立的东西,只能斥之为“伪科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伪科学“指违背客观规律,冒充科学理论用以骗人的错误的知识体系。”如星占术,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丹尼肯的古宇航员理论。还有“水变油”,“永动机”,李洪志的歪理斜说等。

  至于百名学者签名上书科技部,要求从《科普法》中删除“伪科学”一事,相信大多数学者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出于对发明、创造、探索方面尚不成熟的行为和活动的一种保护。要求对新生事物不要动辄扣上“伪科学”帽子,从而把可能是科学的东西扼杀在萌芽状态。只是他们没有厘请一种关系,即把反对“伪科学”与乱扣“伪科学”帽子等同起来,混淆了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别有用心人的蛊惑煽动之下,把自己变成了“伪科学”的赞同者和支持者。当然,这其中不乏有些鼓噪者,他们打着科学的旗号,盗用科学的名义,从事“伪科学”活动和支持“伪科学”行经。

  当前,“伪科学”在科研和学术领域大有市场,“学说造假”、“科研造假”、“实验造假”、“数据造假”、“成果造假”等等,已经到了祸国殃民、坑害百姓、毒化社会、玷污科学的地步。远有韩国黄禹锡的“细胞造假”,日本多比良的“基因造假”,挪威苏伯的“癌治疗数据造假”,近有上海交大陈进的“汉芯造假”,清华大学刘辉的“学术造假”,四川大学丘小庆的“抗生物构想造假”。对这样的“伪科学”,不仅要斥之以“伪”,更要动之以“打”。科学家必须带头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

  科学是真理,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容不得半点杂质。若给“伪科学”以科学的名义让其大行其道,混乱的将不仅是科学自身,而是整个社会。那些欲删除“伪科学”一词而后快的人,无非要在舆论上思想上扫清“伪科学”生存的障碍,进而让“伪科学”登堂入室,愚弄百姓。对此,我们绝不能大意和麻痹。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