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洋弟子寻根来浙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06:29 钱江晚报

  本报讯 2500多年前,孔子为了宣扬他的儒家思想,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最近,一群澳大利亚的孔子的“洋弟子”寻根问源,远涉重洋来到浙江学习语言和中国文化。1月4日,来自西澳大学孔子学院等校的70余名学生,在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行了结业典礼。

  “孔子”赢得海外朋友

  洋弟子学习中国文化

  去年,美国《新闻周刊》把孔子像作为封面,把“2.0版孔子”作为封面标题,认为孔子学院能够帮助中国在海外赢得朋友,扩大影响。现在,这些2.0版的孔子就在我的面前。

  高鼻深目、褐发碧眼的就不说了,就是连不容易逮着的几个黑眼睛黑头发瞧着和孔子有点渊源的,这中文听起来也总有那么点儿别扭,不用说,准是华裔。

  所以这群洋弟子们对中华风俗的理解也就有那么点儿问题了。在杭州知名的知味观,八味冷碟刚摆上,酒水还没来,台上还在颁发结业证书,洋弟子们已争先恐后动起了筷子,弄得端端正正站立在一旁的服务员赶忙催上热菜。原来这群洋弟子们还搞不清楚吃中餐的礼仪。惟一可圈可点的是,无论初级班还是中级班,大部分弟子已经达到能使用筷子夹鸡骨的水准。

  世界范围的中国热

  了解中国先读孔子

  孔子学院的成立源于世界范围的中国热。为推广中文及中国文化,教育部等从2002年开始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2004年正式定名为孔子学院,因为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在世界许多地方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西澳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5年5月,是澳大利亚第一家孔子学院,浙江大学是其中方合作伙伴。

  所以这次来中国的,是在西澳大学孔子学院学习的澳大利亚学生,包括华裔学生,在学院里,他们学习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Garry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他正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思大学学习戏剧教育和地理教育,准备以后做中学老师。他说很多孔子学院的学生都是有商科背景的年轻人,“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了解中国是必不可少的。”

  Garry很满意孔子学院这个称呼,“在澳洲,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孔子的名字,知道他是一位哲学家和教育家,这应该是和莎士比亚齐名的一个人物。”

  “大鼻子”教中国文化

  中国缘源起李小龙

  来一群2.0版的孔子已经够让人新鲜了,最让人跌眼镜的还是他们的头——西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席格伦——也是个大鼻子的澳洲人。

  “居然是我这个大鼻子向黑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华裔传播中文及中国文化。”这让席格伦自己也觉得挺有意思。

  不过可不要小看这个大鼻子,他绝对是个“大山”式的人物,他的本领是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包括能讲成语;他的意外收获是娶到一个漂亮的中国老婆,上海人。

  咋就成了“洋孔子”的头呢?席格伦说那得谢谢李小龙和成龙。因为他对中国的了解,最初就是因为对中国武术感兴趣,看了很多李小龙和成龙的电影,进而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加上他本科学习的就是亚洲学,于是1987年他开始学习中文。后来先后到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读书,最后就成了一个中国通。

  中国文化怎么推广

  最好来中国自己看

  中国文化怎么推广?席格伦说语言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来中国,用自己的眼睛看,这是再多的图片和电影都无法代替的。”席格伦如果想告诉学生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就直接带他们去云南,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和得出结论。

  Garry他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到了中国我才发现中国的文化很自由,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人们的精神状态很放松。这不是我们之前所了解的中国。”

  席格伦说西澳大学孔子学院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放在工商领域,比如为那些与中国有生意往来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讲解中国的文化风俗以及介绍中国的投资环境等。

  席格伦还计划在2007年举办一个名为“2008年后的中国”的国际论坛,研讨奥运会后中国的新发展。

  本报记者 俞熙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