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十大国际军事法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11:58 法制日报

  1 中国维和影响不断加强

  据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2006年7月26日,在以色列对联合国希亚姆哨所的违法袭击中,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不幸遇难,成为第八位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的中国军人。中国官兵的良好素质给联合国官员和当地军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广泛赞誉。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2 黎以冲突违反国际人权法

  2006年7月12日,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因以色列士兵被绑事件爆发了大规模军事冲突。以色列对黎巴嫩进行狂轰滥炸和地面攻击,造成黎巴嫩约2000人丧生,近百万人沦为难民。黎巴嫩真主党则用炮弹和火箭进行猛烈还击,以色列遭受多年来最沉重打击。冲突持续34天后,在联合国调停下,双方实现全面停火。根据报道来看,黎以双方显然都违反了国际人权法中的某些规定。以色列在军事行动中没有遵守区分军用和民用目标的法律义务,没有遵守对称原则,也没有采取充分的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给平民造成的伤害和损失。黎巴嫩真主党曾向以色列北部的平民目标发射火箭,在某些情况下也没有遵守区分军用和民用目标的原则。

  3 萨达姆被处决引发争议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2006年11月5日因杜贾尔村案被伊拉克高等法庭以犯反人类罪判处绞刑,12月30日被处以绞刑。对此,伊国内有人上街庆祝,有人鸣枪发泄不满;国际上,欧盟等国反对死刑判决,伊朗、以色列、科威特等国欢迎,利比亚、沙特等国表示哀悼和遗憾。萨达姆2003年12月被美军抓获,先被美国国防部宣布为战俘,后被移交伊临时政府,由战俘变成被告,萨达姆一直是处于美军的实际关押之下。有舆论认为,美国攻打伊拉克没有联合国授权,是违反国际法的,特别法庭成立的法理依据也不足。萨达姆之死,从法律的角度看不明不白。

  4 日本防卫厅升格暗藏玄机

  2006年11月30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相关法案,并把国际紧急援助活动、联合国维和行动、根据“周边事态法”进行的后方支援活动等自卫队的“附带任务”升格为“本来任务”,写入“自卫队法”中。此项法案实质上是要进一步为自卫队“松绑”,使其可能行使宪法禁止的“集体自卫权”,为成为军事大国铺平道路。

  5 防止核扩散遭受重挫

  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当天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去年底伊朗核问题争端最终突破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这两个事态表明,国际防止核扩散努力遭遇重大挫折。由于西方国家实行双重标准,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无核国家的质疑。一是美国去年3月与拒签《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印度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二是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抵制下,去年9月举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第50届常会未能就阿拉伯国家联合提交的有关“以色列的核能力与核威胁”决议案进行表决。从去年看未来,防止核扩散任重道远。

  6 美特别军事法庭法案遭质疑

  2006年10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6年特别军事法庭法案》。起因是,6月29日美国最高法院根据美国法律和《日内瓦公约》,裁决布什2001年下令成立特别军事法庭对关押在古巴关塔那摩监狱的囚犯进行审判超出了总统权限,是非法的。于是,布什敦促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通过法案,为其下令成立的特别军事法庭提供法律依据。该法案在拘捕、关押和审讯恐怖活动嫌疑人方面赋予了美国情报机构一系列“特权”,其中与“黑狱”、“虐囚”问题有关的规定,显然违反了国际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定。

  7 米洛舍维奇狱中去世引非议

  2006年3月11日,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宣布,原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当天被发现死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中,稍后称属于自然死亡。米洛舍维奇是2001年6月被引渡到海牙的,被指控犯有包括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在内的60多项罪行。前南刑庭的合法性没有得到一些国际机构的承认,米洛舍维奇也坚持认为自己无罪。法庭迟迟没有作出判决,现米洛舍维奇病死狱中,受到某些国际组织和人士的批评是难免的。

  8 军事政变拷问法律效力

  2006年9月19日,泰国陆军司令颂提发动军事政变,宣布废除1997年制定的泰国宪法,并迅速接管泰国政权;12月6日,斐济武装部队司令弗兰克·姆拜尼马拉马发动军事政变,随后为过渡政府总理乔纳·塞尼兰加卡利举行宣誓就职仪式,并解散议会。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谴责了这两起军事政变。在任何国家,发动军事政变显然都是违法的。但法律的执行需要强制力的保障,当军队不“守法”时,谁来制约军队?军队与法的关系,显然在2006年再次令人深思。

  9 美士兵奸杀伊少女躲过死刑

  2006年11月15日,1名参与奸杀伊拉克少女的美军士兵与军方达成认罪协议,换取免于被判处死刑。去年3月,5名美军士兵闯入巴格达以南一户居民家中,强奸了1名少女,之后将这名少女和她的3名家人开枪打死,其中包括1名儿童。这起奸杀案被公认是美军在伊滥用武力和滥杀无辜丑闻中性质最严重和情节最恶劣的一起,受到世界舆论和美国朝野高度关注。这些案犯被军方指控犯有谋杀和强奸罪,如逃脱死刑,将大损美军形象。

  10 战争遗留爆炸物议定书生效

  2006年11月12日,《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第五号议定书《战争遗留爆炸物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本世纪裁军领域生效的第一项议定书,确定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要求交战双方必须记录爆炸物使用和存放地点,战争结束后,必须清除和销毁这些爆炸物,以免伤及无辜,这对于限制战场遗留爆炸物特别是集束炸弹有重要意义。但美、俄、中等大国暂未加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