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紧缺如何谋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7日06:00 深圳特区报

  土地紧缺如何谋发展?

  ——深圳树立新资源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纪事

  本报记者张兴文

  我们迎来了灿烂的2007年,回首2006,得改革创新开放之先的深圳,成绩单怎样?

  鹏城冬日,温暖如春。驱车热火朝天的高新区大工业区、车水马龙的东部西部港口、高楼林立的罗湖蔡屋围金融区等采访,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巨大能量——

  据估算,全年每平方公里GDP产出将达到2.95亿元人民币,每平方公里税收超过7653万元。这意味着,深圳以全国大中城市中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最少的空间,在水电煤等资源消耗不断下降的投入基础上,实现了单位土地GDP、单位税收产出的全国领先水平!

  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单。它表明,深圳在土地等有形资源紧约束的条件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又好又快发展,朝着经济增长方式的真转真变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答案是什么呢?一个令人兴奋的叩问。

  当我们循着“土地”两字凝视深圳近2000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可以发现一条清晰而律动的轨迹:通过树立新的资源观,不断开掘“无形资源”优势,突破“有形资源”瓶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革旧立新,向争种“高产田”要土地、要效益,向发展高端服务业要土地、要效益,向城市深度管理要土地、要效益,向“走出去”战略要土地、要效益……不断“自造”优势。

  有限空间,无限发展。跟随着真转真变的轨迹,人们仿佛看到,土地在深圳人脚下延伸、延伸、延伸……

  向争种“高产田”要土地、要效益

  200新工业项目节约2平方公里改造老工业区每平米产值增效30倍

  近两年,一个新名词在深圳频频露脸:“高产田”。它反映的既是一种正在发生的事实,而且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的转变。

  深圳必须种“高产田”,因为,深圳的土地太紧缺!

  土地紧缺如何求发展?一个多么尖锐而又沉甸甸的问题。2005年1月13日,市委召开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会上,时任市长的李鸿忠针对深圳面对的困难第一次清晰地提出,目前,我市的发展已经明显受到“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一是土地、空间有限,按照传统的模式难以为继;二是能源、资源难以为继;三是按照速度模式,我市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四是环境容量已经严重透支,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而土地紧缺、空间有限,是“四个难以为继”的第一位矛盾。

  这无疑给快乐的、迅跑着的深圳人敲响了震撼人心的警钟!这,就是今天深圳家喻户晓的、人们耳熟能详的“四个难以为继”的论述。

  过去26年,深圳贡献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速度深圳”发展模式,几乎是从零起步,GDP超过了5000亿元,未来10年,我市GDP完全有可能超过10000亿元,但按照目前的消耗水平推算,我们还需要占用全市土地面积的90%,耗用3倍于目前的水电和环境资源,这个代价我们是付不起的。怎么办?

  市委为深圳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四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要求,重新审视资源理念,更新资源观。自然资源是有形的,无形资源是无限的。凡是有利于增长和发展的、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都要视为资源。比如制度、投资环境、改革创新、地缘优势、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等都是资源,是更重要的无形资源。这一声音在深圳大地回响并且日益深入人心。

  自此,深圳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深圳仍是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工业建设用地需求火爆,然而所剩土地不多,怎么办?

  深圳人的回答是,自觉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将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杠杆,促进深圳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争种“高产田”,让有限的土地创造出更高的效益。

  这是深圳认真思考后得出的结果。深圳还剩200平方公里土地,如果每年开发10平方公里,就只能开发20年,如果每年开发20平方公里,就只能开发10年,如果来两年大跃进,三五年就没有土地了,怎么办?

  思想转变之后,深圳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现在虽然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居全国领先水平,但是,土地利用粗放特征仍然明显,以2004年为例,地均GDP与单位面积建设用地GDP分别仅为香港的13.89%和5.54%。那么,精耕细作深圳土地,变粗放型为集约型,争种“高产田”,将200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出2000平方公里效益,甚至2万平方公里效益,这不是更好吗?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深圳去年接连召开了两次土地工作会议。2006年6月的第一次土地工作会议,出台了1+7文件,对土地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其中,工业用地地价计算办法和用地控制标准就是文件之一。这一标准大大提高了产业用地的集约和节约利用水平,远远高于国标、省标,意在把“高产良种”选进深圳。

  当年12月19日,市政府召开了第二次土地工作会议。会上,市长许宗衡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离不开土地。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用地理念,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将“少而又少”的土地资源真正用在最合理、最急需、最有效的刀刃上,发挥好“以一当十”的作用,走出一条“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的崭新路子。

  在具体落实中,深圳人将精选“良种”的标准又大大提高了,几近到了“苛刻”的程度,令业界人士咋舌。

  2006年,我市规定新安排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投资强度标准一类地区平均值3140元/平方米、二类地区平均值2620元/平方米,分别比国标高出45%和21%,比省标高出21%,比上海标准高出14%和10%,而今年我市新安排的工业项目实际投资强度为5857元/平方米,远远高于本市制定的标准。

  我市规定新安排的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一类地区平均值必须达到1.85、二类地区平均值为1.54,分别比现状均值1.4提高了32%和10%,以实现我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标“万元GDP建设用地2005—2010平均下降10%”的目标。深圳容积率一、二类地区平均值分别比上海高出1.4倍和1.5倍。深圳容积率综合平均值比国标和省标高出1.8倍。而今年我市新安排的工业项目实际容积率为1.97,高于本市制定的标准。

  市规划局一位专家分析,仅此一项,我市今年精选的200个项目节约用地2平方公里。

  为了用好每寸土地,与产业用地建设标准相配套,市规划局还会同贸工局、国土部门制定了工业项目专家评估标准。同时,正在制定物流项目用地控制标准、产业用地效益评估标准,这些标准都制定完之后,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就有了制度保证。

  深圳人不仅在新用土地上要争种“高产田”,而且决心将已经使用的“低产田”也要改造成为“高产田”。争种“高产田”成为深圳人的奋斗目标。因此,深圳人将眼光投向了老工业区的改造。

  近两年来,列入老工业区改造点5个、总面积40.8万平方米,至今为止,全市已完成改造面积23.2万平方米,改造之后,效益正在陆续显现。

  麻雀岭工业区改造便是其中成功的典型代表。麻雀岭工业区占地面积11.67万平方米,改造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前,建筑面积仅12.43万平方米,改造后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改造前,小区仅40家企业,多数是纺织、印染、注塑、包装等传统企业,规模小、效益差,且有较大污染。改造后,迁出企业33家,新安排高新技术企业66家,现共有企业73家;改造前,全区年平均产值不到1000元/平方米,改造后,年平均产值3万元/平方米,全小区可望达到年产值40亿元。而且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了彻底整治。

  传统企业置换成高新技术企业,从每平方米土地产出千元产值到每平方米土地产出3万元的产值。30倍的升幅,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垂涎、向往的“高产田”目标,深圳人在改造老工业区中实现了。

  为了争种“高产田”,深圳出台的1+7文件中突出强调了政府对土地的统一管理,坚决改变以低价减免政策鼓励产业发展思路,强化运用地价手段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前不久,三块工业用地一次性挂牌出让,揭开了深圳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的新篇章。目前,有关招拍挂的政策正在加紧制定中。

  为了争种“高产田”,针对深圳长期形成的工业区多而散、效益偏低的问题,去年12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工业区升级改造的若干意见》,对哪些工业区需要改造和如何改造等一系列问题制定了政策。同时,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也在稳步推进。

  深圳争种“高产田”,提高土地效率,还在路上。

  向高端服务业要土地、要效益

  发展服务外包优化服务结构新兴产业带动“少地多产”

  最近,深圳的两个会议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是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和市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国际软件外包交易峰会”。它吸引了百家跨国公司前来发包外包订单,深圳服务外包业的聚集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几部委决定,以后每年在深圳召开峰会,办成国家惟一的专业会议和最大专业交易平台。

  二是今年1月4日,市政府发布2007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当天下午,市政府就《意见》召开新闻发布会,市长许宗衡亲自出席发布会并解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其分量不言而喻。

  两个会议,传递出同一个重要信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端服务业,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产出,让“高产田”产量更高。

  刚刚通过的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构筑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实现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市政府进一步提出,发展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

  产业与土地、产业与效益,在科学的战略选择中,深圳进行着优雅的跨越。

  从内容看——

  高端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发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有人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发展高端服务业就是争种“高产田”。深圳重点发展的高端服务业包括: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专门专业、网络信息、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品牌会展、高端旅游等。

  从机遇看——

  发展服务业占地少、附加值高,又不受地域限制,正符合深圳实际。因此,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抢占现代服务业发展制高点,就是抓住了深圳在土地紧缺下寻求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外商正大踏步进军深圳服务业,去年上半年我市利用外资情况分析表明,全市合同外资金额比重中三产占54.09%,这是建市以来三产首次超过二产,高出比重达8.08个百分点。

  从基础看——

  深圳发展现代服务业条件得天独厚。在四大支柱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就占了三个。它们占地不多,但经济效益较高,以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2006年1—9月,实现利润总额132.95亿元,同比增加80.26亿元,增幅达到152.32%,现代服务业对深圳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2006年1至3季度,深圳物流业的增加值达到371亿元,同比增长17.2%,金融业增加值242亿元,同比增长19%,均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从决策看——

  深圳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在土地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加速发展?深圳决策层早就认识到,近年来,服务业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跨国公司服务业务向中国转移明显加快;制造业在全球贸易中的比例不断下降,服务业在全球贸易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中央明确提出了“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深圳人均GDP7483美元,消费需求升级和多样化将成为深圳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起点。摸准世界经济发展脉搏,为城市经济谋发展,这体现了决策层高屋建瓴的眼光和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

  小荷已露尖尖角。在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动作”中,深圳发展服务外包在全国已崭露头角。

  近年来,服务外包业快速崛起,由于IT技术的兴起,跨国公司将其生产的链条拆成一个又一个环节,分包给世界各个地方,以降低成本。服务外包必须以IT技术为基础。去年全球服务外包有7500亿美元市场,预计今年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美元。多么巨大的一块蛋糕!

  深圳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推进服务外包的发展。高端软件人才是发展服务外包的关键,因此早在几年前,深圳软件园就推出国际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与印度公司合作、与高校合作、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业紧缺的高端软件人才。2006年5月,“千名IT精英赴印培训计划启动”,首批学员踏上了赴印之路。

  不仅如此,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业发展。前不久,成立了由一名副市长负责,多个部门组成的服务外包产业领导小组。市领导表示,将拿出当年发展加工贸易的劲头,像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样重视和支持服务外包的发展,力争至2010年,深圳服务外包总产值达到500亿元。数月前,由国家商务部授牌,深圳成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在此基础上,深圳提出更高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服务外包中心。

  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夸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当人们还在为土地上摆放引进一般加工企业而兴奋时,深圳却早就转身去抢抓服务外包产业兴起的新机遇,并且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这,不正是在土地紧约束下,准确把握城市发展未来的独到之处吗?

  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占用土地少,经济效益高,而且极大地完善了城市功能,拓展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采访中,深圳经济界一位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抢占制高点,不仅可以为当地经济服务,而且可以为区域经济、甚至全国经济服务。因为,服务是不受地域限制的。

  比如,由于深圳资金丰富,进而带动了深圳银行业务的活跃,事实上,“国内财富管理中心”雏形在深圳已经形成。资金流在深圳的积聚和发散,不仅对深圳,而且对珠三角和内地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滋养”作用。2006年上半年,深圳银行贷款总量的三分之一就是投向了珠三角和内地。

  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才流在区域内有效聚集和辐射,提高深圳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通过经济要素的流动、重组、融合,创造新价值,促进深圳流量经济在规模上实现新跨越,在能级上向更大区域辐射,就可能逐步将深圳建设成为创新型区域国际金融中心、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创意设计之都和亚太地区重要的商务活动中心。

  如果目标实现,深圳不仅能种出“高产田”,而且还为狭小的深圳拓展了多少发展空间?

  向城市深度管理要土地、要效益

  两年拆除违建7200多栋抢回土地350余万平方米

  深圳本来所剩土地不多,但每年还有许多违法建筑在吞噬宝贵的土地,似癌细胞扩散,侵蚀着人们健康的肌体,成为城市久治不愈的一个毒瘤。

  如何遏制违法建筑,“虎口”夺“羊”,抢回这些土地?

  这是一场土地争夺战,是一局决定有形空间“存量”的棋局,更是对市委、市政府决心与意志的严峻考验。

  2004年底,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违法建筑清查工作暨城中村改造动员大会,打响了全市查处违法建筑的攻坚战。2006年初,市政府召开全市查违工作会议,对查违工作再动员再部署。6月29日,深圳市公布了一条重要消息:划定984.7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地面积的50%)为生态用地,也称生态控制线。划定这些用地,为子孙后代留着,这在全国尚属首创。生态控制线就是铁线、就是高压线,谁也不能动。

  坚定的决心是治违的前提。市查违领导小组组长、市长许宗衡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们将采用铁的态度、铁的手段、铁的措施、铁的纪律,严防死守,凡是顶风抢建的,有一栋拆一栋,否则,我们怎么对得起子孙后代?

  人们在审视着市委、市政府的决心。起初,人们抱以怀疑的目光猜测:过去深圳几次决心拆违,最后都不了了之,结果却是新一轮的抢建高峰,这次行吗?更有甚者,一些冒险分子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继续抢建违法建筑,幻想能像以往那样蒙混过关。

  但是,事实很快就打破了某些人的猜忌和幻想。在这场土地争夺战中,人们经常看到的、听到的是拆除违建的报道和拆除违建的阵阵爆炸声,市领导多次亲自带队到现场指挥爆破。市拆违办说到做到,顶风抢建的违建,在爆炸声中成为废墟。

  去年,保卫生态控制线的战斗更为激烈。

  2006年7月4日,龙岗“百日行动”第一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爆炸的浓烟之后,人们看到的是平湖街道4栋违建,约8963平方米被夷为平地。这是对抢建违建断水断电等一系列措施失效之后区政府采取的最终行动。类似这样的拆除行动,去年有几十起。

  依法办事是这次整治违法建筑的突出特点。爆炸声之后,铁的纪律紧跟而上。南山西丽街道地政监察负责人因工作不力被撤职,大小学校长因顶风抢建被撤职;龙岗区查处了17名违建责任人,其中8名公职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2名公职人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名非法侵占生态控制线的责任人被抓捕;罗湖依法逮捕了5名非法开发商。目前,全市共依法查处违法用地和非法房地产案15例,依法抓捕22人,其中8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措施得力是这场土地争夺战的成功保障。透过一次次拆迁,人们看到的是市委市政府查违的坚定决心和得力措施。市委书记李鸿忠亲自听取查违工作汇报,部署查违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许宗衡市长为组长的查违领导小组,全面加强统筹领导,同时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抢建违建苗头,我市建立了一张从天上到地下,乃至全民的查违监督网络系统,使违建无法隐藏。天上,由卫星监测保护土地安全,一旦发现土地图斑变化,就立即反馈市有关部门再到六区。地面,全市有一支3000多人的查违队伍,长年战斗在查违第一线。此外,我市还建立了查违举报奖励制度,自查违开始直到现在为止,全市共接到各类举报电话2.1万多宗、举报信件3500多件,对顶风抢建者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市政府在铁腕遏制违建增量的同时,组织人马研究制定处理违建存量的历史遗留问题的相关系列政策。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般高压态势面前,多年猖獗的违建,终于被遏制住了。

  两年多来,我市实施了3800多次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的行动,共拆除各类违建7294栋,总面积414万平方米。生态控制线内共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复绿35万平方米。

  在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第二次土地工作会议上,对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加大查违法建筑力度做出了再部署,提出了2007年力争实现“零抢建”目标,并与市区街道签订了查违工作责任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向“走出去”战略要土地、要效益

  不断突破土地紧约束瓶颈开拓国内外市场空间无限

  2006年深圳的又一个新名词,是“走出去”战略。

  去年8月21日,《深圳特区报》一版头条大标题赫然醒目映入人们眼帘:“把‘走出去’纳入城市发展重大战略”,市委书记李鸿忠作出重要讲话。同年,市政府将“走出去”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抓。

  放眼全球,深圳的决策层敏锐地认识到,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走出去”是企业发展的规律使然,是破解四个“难以为继”的一副良药,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只有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并争取进入世界产业链条的高端环节,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据有利地位,才能获取最大的发展空间。

  对此,一位专家指出,深圳企业对“走出去”并不陌生。在深圳的发展史上,也曾有多次“走出去”的浪潮,但现在的“走出去”战略,更科学、更理性、更成熟。过去,深圳在开放中成长壮大。今天,深圳继续高举开放大旗,走出国门,迈向海外,融入世界经济,不断挣脱土地紧约束的枷锁,以开放促发展,开拓出无限发展的空间。

  于是,我们看到,在祖国的大疆南北到处活跃着深圳企业,在祖国的版图上,全国各省、重要城市都插有深圳企业的小红旗。在世界5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深圳企业矫健的身影。

  深圳企业首先拼打国内市场。

  这样的例子信手拈来。金威啤酒是深圳响当当的品牌,自2004年以来,金威一连串异地扩张的大动作,在全国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继汕头、东莞、天津、西安大手笔投资建厂之后,2005年2月,又拆1亿美元巨资在成都建造啤酒厂。

  在当地已经割据的市场中抢占份额,充满着风险、艰辛,但是,金威人说,我们出来闯天下,闯的就是市场,深圳人就是闯出来的,深圳人从来不怕闯。事实证明,金威人成功了。

  金威只是众多深圳企业驰骋在国内市场的一个缩影。与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一连串人们熟悉的名字: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万科、华侨城集团、海王、华为、中兴、创维集团、康佳集团等等,而且,每天都有大批新军加入到这支队伍中,如同一股洪流汇入海洋。

  这些深圳企业拥有共同的特点:都是深圳本土的优质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需要在更大范围和空间整合利用各种要素资源;总部都在深圳,拥有驰骋征战市场经济沙场的丰富经验,向内地输出品牌、技术、文化、管理及管理团队等知识资本、无形资本,尤其是“挟品牌以征四方”;在外省运用当地土地、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获得多赢共赢。

  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经济现象:他们所到之处,带旺了本地一系列上下游产业发展,被许多省市领导美誉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如今,深圳企业已经成为国内各地最受欢迎的“外资”之一。

  在一阵阵赞誉中,在一阵阵新公司开业的鞭炮齐鸣声中,深圳企业一次次地实现着自己扩张的梦想,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也越来越强,深圳总部的基础也不断夯实。不久前,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指出,深圳面临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发展总部经济,恰好能够使深圳发挥人才、信息、技术等战略资源优势,规避土地、能源、材料等常规资源劣势。

  “走出去”战略的国内版图,为深圳GDP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表明,万科、康佳、三九、海王、金地、华润万佳等在外地的经营规模已经超过在深圳的经营规模;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在内地的经营规模已经达到企业总营业额的80%以上;金地、长城地产等21家房地产总部企业在深圳土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去年上半年仍然创造增加值9.48亿元。

  在成功打拼国内市场之后,深圳企业又勇敢地冲向国际市场。

  如果说,驰骋在国内市场的深圳企业大都是传统企业,那么,冲向国际市场的先锋则是高新技术企业。

  据统计,到2005年底止,全市共有经批准设立且运作正常的境外企业和机构314家,遍布5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电子通信、高端家电、生物制药、集装箱等领域,形成了跨国经营的优势,累计协议投资总额12.87亿美元,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1/10。

  赫赫有名的华为是“走出去”战略国际版图的成功典范。它从七、八条枪的小公司成长为跨国公司,并且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同台谈合作、论发展。他们开疆拓土,站在全球的高度调控和运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各项资源,发展壮大自己,分别在世界各地设立了80多个企业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研发、销售和服务,产品远销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华为年销售额已经超过700多亿元,而其中的80%是在深圳以外实现的。

  华为是深圳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解决土地紧缺谋发展,是深圳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难怪,一位深谙深圳改革史的专家感叹:谁说只有当年引进来重要,今天“走出去”与当年引进来同样重要。谁说深圳土地有限,深圳发展空间无限。深圳企业在深圳才占有多少土地?但是,他们做出了超过自己土地承载量的精美绝伦的大蛋糕,他们用智慧的巧手绘就了争种“高产田”丰收的美丽画卷。

  今天,深圳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在精心谋划、不断完善“走出去”战略。

  市委、市政府初步拟定了《关于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包括十个方面内容:战略定位、目标原则、促进体制、扶持资金、人才培育、跨国公司成长、境外经贸区建设、海外市场拓展、综合支持平台、风险防范与应急保障。《决定》力图通过延伸政府服务空间,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促进更多的深圳企业走向海外,培育出更多的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市委、市政府还制定了“走出去”长期发展纲要,市政府正在制定有关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体制方案、如何发挥友好城市服务功能、资金扶持使用办法、海关、外汇、外事、税务等方面扶持鼓励五个方面政策的配套文件,努力建立深圳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机制。

  市委、市政府还决定,近期将专门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对全市“走出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加快推进我市实施“走出去”步伐。

  “走出去”,海阔天空。“走出去”,任我飞翔。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无形资源是无限的。

  新的资源观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力量。

  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上,深圳正坚定而迅疾地奔跑。祝福深圳!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