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声音:期盼政务公开来得更猛烈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7日19:05 四川在线

  2006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一条“中国政务公开将步入法制时代”的消息,说的是国务院正在抓紧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自然使人震奋。这正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务院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汪玉凯说的:“政务公开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务公开了,透明了,社会公众就可以及时获取政府信息,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信息不对称状态被打破后,社会公众就可以发表意见了:哪些政府机构的设置没有必要?有些程序是否可以裁减、简化?政府效率是否可以提高?这时社会公众就可以根据大量政府信息独立做出准确判断。”

  其实,政务公开已经喊了多年了,但收效甚微。其原因多种,但没有提高到“法”的地位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还有,政务公开虽然喊了多年,但恐怕有的领导对什么是政务公开还不甚了解。既然连什么是政务公开都不了解,又怎么能够使政务公开搞得很好呢?

  目前一些机关单位的政务公开,我发现仅仅只将机关单位事务性的事情的程序公开,而且也还不全面、不彻底、不透明。鉴于当今腐败猖獗,而政务公开正是抑制腐败的良方,所以,2007年,我们要让政务公开来得更猛烈些。

  要想让政务公开来得更加猛烈,2007年度的政务公开内容至少还应该增加或者更好的搞好这两项内容,一项是用人方面的政务公开,一项是单位财务的公开。

  把用人方面的政务公开搞好了,可以有效地抑制买官卖官。把单位财务的公开搞好了,一是可以真正实现民主理财,二是可以制止官员的贪污腐化。目前官员的跑官卖官的钱,可以说基本上是单位的钱也就是国家的钱。财务公开了,官员们要想通过开假发票套取现金后去跑官买官的难度就大了。

  用人方面的政务公开也就是官员的选拔应该公开。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似乎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但实际上目前对于官员的选拔,党中央早就规定要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考察(含经济责任审计,下同)等程序。既然有这么一些程序,就不能仅仅走走过场。要想不走过场,将每个程序的结果都公开不能说不是一个办法。然而,有的地方虽然也搞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考察,但每次的结果都没有公开。对这种“民主”,不光我怀疑,其他人都怀疑。

  单位的财务收支应该详细公开。特别是群众非常关注且敏感性强或者说容易产生猫腻的问题,如接待费支出、车辆使用费支出、维修费支出等,必须在单位内部详细公开。

  能否将用人方面的政务公开和单位的财务收支详细公开,是检验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领导人是否真正公正、真正廉洁的试金石。因为属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的陶铸说过一句非常发人发深省的话:“心底无私天地宽”。

  但愿在2007年里,每个地方、每个单位都能在搞好现有的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将用人方面的政务和单位财务收支这两项政务好好地公开。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