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名气和金牌责难运动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0:12 红网

  多哈亚运会已经过去了有一些时日了,近日在网络上翻看当时的有关新闻报道,倒也重温了不少惊喜,可是也发现了一些似乎不太理性的言辞和文字。所以即使深夜,也想在这有点冰冷的办公室里说说这个问题。

  多哈这个地名在去年亚运会之前很多人可能是不知道的,一个仅有37万人口的首府城市,一夜之间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但是这似乎并没有改变卡塔尔人对中国有多少了解,倒是让国内的某些媒体吃惊的是:“王治郅、丁俊晖以及刘翔这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并未给多哈亚运会带来可观的票房收入;当地人对丁俊晖几乎一无所知;当地记者反问:‘刘翔是谁?’”

  这种采访随笔式的写法,透露出无限的遗憾之情:大名鼎鼎的刘翔啊,居然有外国记者不知道?真的想不出中国记者是出于什么心态来表达这种感情。

  在一声“中国明星救不了多哈票房”的惊叹过后,倒让人觉得中国在自卖自夸地推销体育人才。这些体育“大腕”不就是去进行正常比赛吗?用得着拿着名气去为多哈出售亚运会的门票“服务”吗?我觉得,想要让他们“打响”全世界,首先是国人一定要珍惜他们所创造的成绩。

  刘翔的确是个人物,但是反问“刘翔是谁”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而且这还只是在亚洲。别国有他们对体育精神的审视标准,我们就理所当然地不能期望国内的明星在国外也是尽人皆知。即使在国内,也没有谁敢保证大家都知道所有的运动会的金牌获得者。

  在亚洲,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体育强国”,每届亚运会都会捧着一大堆的金牌“载誉而归”。尽管有些项目我们闻所未闻,但是毕竟拿到了第一。是不是因为“荣誉高于一切”,大家就忽略了体育比赛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取消一些小项目的竞争?如果都是冲着金牌和名声才去比赛,还不如进行友谊赛来的痛快。

  从某个意义上讲,“体育强国”不是一定要求运动员拿奖牌,培养高素质运动员也不应该以拿金牌作为诱饵。如果拿奖牌的使命变成比赛时的心理阴影,那么体育竞技可能会变得激烈、好看,但是运动员很有可能钻进一种势利的舆论怪圈,虽然这个圈子不是显性事物,可足够抹杀一个运动员的事业前程,甚至可能会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但是,现实情况又不得不让运动员背负极大的心理负担,因为他们从开始训练的那天起就已经被给予了拿“第一”的企盼。一旦结果出乎预料,很多人并没有从心眼里谅解那些赛场失利的同胞。以2006年亚运会的羽毛球单项比赛为例:当鲍春来被印尼选手陶菲克以0:2的比分夺走冠军奖杯后,许多人报之以冷嘲热讽:“旗手不是很厉害吗,前两天叫嚣得很的人去哪啦?”中国女足败给了日本,说“技不如人”就罢了,有网站的新闻标题赫然写作“再遭羞辱”的字眼,一场足球赛失败果真就能被羞辱吗?

  失败的不只是羽毛球、足球,还有被认为是“国球”的乒乓球:马琳和王楠在单项比赛中均以失败告终。但是有媒体就认为他们两人能够拿到混双冠军是“证明自身价值”!如此不负责任的说法,实在令人痛心。

  拿金牌只是一种证明能力的方式,但绝对不是唯一方式。民众对体育比赛结果的期望值应该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而媒体更应该保持冷静思维进行信息处理,不要一味地拿金牌和名声说事。

稿源:红网 作者:岳振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