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建民意“立交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5:51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近悉,马鞍山市今年出重拳实施“大拆违”。截至目前,全市拆除各类违法建设65万平方米,涉及几千户家庭、十多万市民,未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究其原因,关键是建起了有效畅通的民意“立交桥”。

  所谓民意“立交桥”,就是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开辟反映群众舆论、倾听市民心声的专栏、热线、栏目,政府网上还有“市民心声”、“在线交流”专页,这就为市民提供了讲话、倾诉的平台。市民有意见、有要求,可以通过民意“立交桥”,快速便捷地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有充分的民主作保证。如果民主渠道不畅通、民主制度不健全,伤害群众切身利益这种“小事”日积月累,党和政府的威信及公信力就会渐渐被蚕食。马鞍山市关注群众呼声,搭建民意“立交桥”,笔者认为此举应当提倡。

  倾听民声,这不仅是为官者的党性、立场和态度问题,而且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规定和要求的。实践证明,一些非约束性制度措施,效果非常有限,大量群众的声音被减弱、被阻隔。而民意“立交桥”则不然,它犹如“阳光沟通”,各种意见通过媒体反映出来、公布于世,让政府和百姓都了解、都知道。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而且也成为政府为民办事的“服务台”、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器”。

  由此可见,要想建好“民心工程”,必须先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马鞍山市搭建民意“立交桥”的方法值得效仿,愿更多的民意“立交桥”争相建起!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