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学生自主意识需要制度滋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6:00 光明网
李万刚(北京职员)

  历时一年多、横跨4个国家、156所学校7304名高中生参与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调查结果显示,不甘于平淡生活的中国学生容易接受被人安排,自主意识偏弱。(昨日《新京报》)

  笔者认为,当代中学生这种个体“精神体质”的缺陷,不只是年轻人的自主努力不够,或者传统家族文化中个体自主精神的缺乏,整个社会在中小学生入学、大学生就业等社会制度公平方面的缺陷,也要为此担责。而要想提高年轻人的自主意识,在增强相关校园教育的同时,如何为他们创建一个公平的竞争制度环境,尤为重要。

  当中小学择校风难止,一些父母动辄利用自己的关系或财富,就可以让自己孩子进入好的学校学习;而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努力往往比不上有关系的“父母”。

  这种现实中的“不自主”,对年轻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容易抵消学校的自主教育。

  所以,我们会看到,有调查显示,有41.61%的学生已经坦然承认: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显然,学生自主意识偏弱的背后,不公平竞争的关系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根本原因在于保障公平竞争的现代制度亟待健全。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