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大浪民治三街道着力为群众分忧解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7:40 深圳特区报

  基层基础年·记者系列调查报告⑧

  三大工程向群众交上满意答卷

  龙华大浪民治三街道着力为群众分忧解难

  “基层基础年”和“城市管理年”给区划调整后的宝安区龙华街道、大浪街道和民治街道的体制创新试点工作提供了切入点。三个街道领导班子以深圳市委提出的“着力解决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影响社区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着力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着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为工作目标,围绕着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开展基层基础工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得到了辖区群众的赞扬。

  “套话不要讲,请大家如实向我反映龙华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什么说什么。”这是市委常委、秘书长戴北方2006年3月29日在与尚未区划调整的龙华街道干部座谈时直入主题的开场白。他表示,作为挂点龙华街道的市委常委,这次下来,希望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帮助基层解决实际的问题。他强调指出,基层基础工作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要按照李鸿忠同志提出的“三个多少”的要求(即市、区领导的精力投放了多少、基层社区工作面貌改变了多少、涉及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解决了多少),切实在“帮民困、解民忧、办民事”上下功夫。他要求市委办公厅工作组分三批到龙华街道驻点,当好宣传员、调研员、信息员、督查员,扎实地为基层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龙华街道干部彭盛芳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的情况。座谈会前,戴北方一行与宝安区委书记周林祥、区长李文龙等区领导一起,先后到民治社区、清湖社区和大浪社区了解情况。他深入工地现场,察看房屋拆迁及土地补偿实况;他深入社区、小区,实地了解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询问治安状况;他深入到居民家中,关心他们的就医、就业、生活及小孩上学情况,还详细问及居民的分红、社保等情况。戴北方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一路,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访清民情、探清民意。座谈会上,干部群众畅所欲言。戴北方听得认真,记得仔细。会议结束时,戴北方将街道干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成三类,一类由街道、社区和市、区驻基层工作组负责解决,一类由区委区政府负责解决,一类带回市里由市委办公厅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他多次对反馈上来的问题及情况作了批示、研究,并责成市委督察室抓好落实。此后不久,他带回的福龙公路工程项目土地置换及拆迁安置问题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由区、街负责解决的问题也都得到了落实。

  戴北方在龙华街道划分前后,多次到基层考察走访。考察中,他对身边的区、街领导干部强调最多的就是把精力放到基层,把工作重心向社区倾斜,把财力物力向民生倾斜,把工作重点向维稳和搞好社会治安倾斜。在行政区划调整后,他又来到龙华调研,要求新街道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放在管理上,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基础年”和“城市管理年”工作的核心在于管理,街道要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物业管理、出租屋管、外来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市政管理和城市综合执法管理等方面,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延长管理“手臂”,延伸管理渠道,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水平,使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科学、有效。

  宝安区委书记周林祥、区长李文龙也多次到龙华走访社区,慰问居民,现场为社区和困难居民解决问题。龙华街道划分为龙华、大浪、民治三个街道后,他们又多次到现场调研。

  龙华街道划分前,街道实施了“四个下沉”的工作思路贯彻落实“双年”工作;街道划分后,三个新街道重新组织各科室干部包点社区、居民小组,甚至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龙华“解难工程”让群众得到实惠赢得赞誉

  戴北方到龙华新街道调研时指示,要充分利用好新街道综合执法的新优势,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要想尽办法,下大力气突破梅苑市场这类管理难点,并以此带动整个街道的全面整治,体现政府的权威,体现综合执法的力度,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建于十年前的人民路梅苑市场,由于体制上存在的多头管理现象最后形成了无法管理的现状:公共设施老化,垃圾遍地,无照经营泛滥,职业扒手团伙驻扎。这里既是群众投诉的热点,也成了街道管理的一个难点。为此,龙华街道召开5次专题会议,3次修订整治方案,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持续开展了20多次整治行动。整治后市场的面貌焕然一新。随后,街道通过招标的方式引进了物业公司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记者现场看到,市场内的道路畅顺秩序井然。现在市场门口有保安把守,日常的环境卫生有专人清理。

  经营鞋店的黄老板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常发生盗窃案,现在白天夜里都有保安巡逻,安全多了,生意也好做多了。

  一个经营手机的老板对记者说,以前他的门前有几个卖水果的小贩,用假钱骗人,屡屡得手,因为难以取证,警察也没办法。在市场中有一个长期在这里活动的扒窃团伙,几乎是公开行窃,没人敢管,怕遭报复。两个来买手机的女顾客说,以前到这里买东西连皮包都不敢带,怕偷怕抢。现在的治安好了,逛街的心情很轻松。

  采访中,龙华派出所民警老李正好经过。他向记者介绍说,他管理这里已经两年了,这里几乎每天都有案件发生。因为牵扯到方方面面,问题始终没解决。这次综合执法与公安捆绑行动,不仅打掉了扒窃团伙和骗钱团伙,还清理了租住在市场的闲杂人员。现在,这个市场连续4个月没发案了。

  龙华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黄启键告诉记者,梅苑市场涉及九类问题,除了治安问题,另外八类都属于街道综合执法范畴。只有在新体制下,这类历史遗留问题才能得到彻底整治,街道的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才能充分体现。

  让群众得到实惠,是该街道基层基础年“解难工程”的一个主要目标。清湖社区的发展,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市里驻清湖工作队队长曾文峰告诉记者,2004年,清湖居民年收入只有6000余元,居民们意见很大。2005年初,他带着工作队进驻后,居民反映主要的问题包括就业难、经济落后、社区环境恶劣等,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够。

  根源找到了,工作就有方向了。工作队配合街道党工委在征求民意的基础上为清湖选配了新领导班子,并帮助他们建章立制。还请来专家学者为班子成员讲管理、讲经济,提高班子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社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加强。7名支部委员的民主评议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6名党员被龙华街道评为优秀党员;30多名青年团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5名由工作队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现任党支部书记廖常灵对记者说,现在我们班子不仅凝聚力增强了,战斗力增强了,带领群众发展的能力也提高了。

  在解决好班子问题的同时,工作队着手帮助社区解决最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在市发改局、贸工局、区经贸局和街道办的支持下,工作队筹资1260万元为清湖建设党员和老人活动中心、图书馆、篮球场等;为社区改造自来水管网和路灯工程;彻底治理200米的危险边坡。

  工作队在调研中得知富士康周边没有配套设施,便和社区领导班子商量,拿出紧邻富士康厂房的一块1.5万平方米的空地,兴建12层的综合服务楼。该大楼需投入4500万,其中街道出资1000万,银行贷款2000万(市贸工局贴息50万),富士康集团以借抵租1500万。目前大楼已经封顶,启用后每年可为清湖带来800万元以上的收益,并可为居民提供40多个就业岗位。

  现在清湖的基层党组织成熟了,党员队伍壮大了,社区经济发展了,社区面貌改变了,居民们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社区到处呈现出和谐气氛。

  记者在清湖社区见到了刚下班的廖丽凤。她与丈夫离婚后自己带着孩子生活。家庭惟一的生活来源就是每月700元的分红。她兴高采烈地对记者说,现在她家的分红增加了,也有工作了,每月收入达到2800元。像廖丽凤这样的困难户,在清湖社区有69户。现在,他们大都解决了就业问题,收入都成倍增加了,有的还盖了小楼。

  与清湖社区相比,上塘社区的基层基础建设成果体现在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和社区居民素质上。

  社区党支部书记詹进林告诉记者,前年初,上塘社区在区、街的指导下,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在7个居民小组中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实行“围合式”管理,社区的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去年9月,松仔园居民小组又率先实行了物业管理,推行了“楼内巡逻”新举措,小区实现了零发案。今年,其他的居民小组将全部实行物业管理,整个社区的管理水平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詹进林很有感触地说,以前想搞物业管理,居民听说要收管理费都反对,现在居民素质提高了,开展工作就顺利了。

  大浪“民心工程”惠及居民方方面面

  因为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大浪街道许多道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一些群众向媒体爆料并带着记者给街道的脏乱差现象曝光。街道领导班子就从群众最关心的垃圾入手,开始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在金盈新村,记者看到了已经启用了4个月的流动式垃圾压缩机。机器像个大型的“工具箱”,箱体的周围非常清洁,而且闻不到一点垃圾的臭味。

  陪同采访的街道干部范明介绍说,大浪现在已启用11个垃圾压缩机。这种设备同时具备了垃圾的封闭收集、封闭处理和封闭存放的功能,它的装载容积为20立方米,可压缩处理垃圾13吨,相当于3个垃圾屋。

  说话间,一名环卫工推着垃圾桶到压缩机跟前,将桶与压缩机衔接后,一按按钮,压缩机将垃圾桶一口“吃”下。随后,压缩机自动压缩垃圾,压缩出的污水由专管排放到下水道。垃圾压缩满仓后,专业车辆将其拖走并替换空箱。

  居民魏老伯告诉记者,街道可是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以前这里垃圾遍地,臭气熏天,附近的居民不敢开窗。现在整个街道都变漂亮了。

  范明介绍说,2006年8月是大浪街道的环境卫生整治月,从街道领导到社区的干部全部加入了清理卫生死角、治理脏乱差的行动。经过持续反复的集中整治,街道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月,在全区环卫工作综合评比中,昔日倒数第一名的大浪街道一跃成为全区第二名。

  大浪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李勇深有感触地说,垃圾虽小却涉及到30万大浪群众的根本利益,基层基础工作就是要从点滴做起,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

  2006年8月,大浪首个为市民特别是为外来青工服务的大浪邮政局挂牌营业;9月,街道在华旺路、华盛路、华荣路等5个路口安装上红绿灯,结束了大浪没有红绿灯的历史;10月,在布龙路、鹊山路等5个路口安装警示灯;在华旺路建设8个公交候车亭;11月,对大浪南路进行排污管道的改造和绿化、美化工作完成;大浪街道行政服务大楼启用,八科室八单位统一对企业、市民、劳务工实行“一站式”服务。

  民治“和谐工程”增强百姓安全感,辖区案件下降四成

  记者发现,在民治街道的辖区内经常可以看到民警带领巡防员巡逻的身影。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是民治街道在“双年”行动中开展“和谐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全天候全方位治安巡逻防控行动。这个机制试运行一个多月来,辖区的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1%。

  参加巡逻的警力由890名民警、巡防队员、治安队员和出租屋管理员组成,实行三班24小时值勤。在辖区内形成线、段、点、面、网状布警格局。

  民治街道为此投入了250万元专项经费,除了购置巡逻车辆等装备外,还建立了一个拥有7个固定台、2套同播基站,建立了一个网络覆盖整个街道的对讲指挥调度同播系统。

  陪同记者采访的街道干部邱南山向记者讲述了这张网的威力。有一天,指挥中心接到民治大道与民旺路口发生抢劫案的报告后,立即调度周边警力围捕,6分钟就将案犯抓获。

  记者在路上问了两位逛街的女孩,她们说经常能看到巡逻的民警,心里感到很踏实。

  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谢炳文向记者介绍说,他们街道搞过民意调查,群众最关心的就是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为此街道开展了维稳及社会治安为核心内容的“和谐工程”。

  在民治街道构建的“和谐工程”中,另两个项目是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街道、社区两级维稳综治工作中心和综合应急指挥中心。维稳综治工作中心是通过整合街道13个基层部门资源,实现社会舆情收集、矛盾纠纷调处、群防群控指挥、人口服务管理、社会稳定维护等五项重要职责。综合应急指挥中心是集街道应急指挥中心、治安监控中心、城管指挥处置中心、“三防”指挥中心、电视电话会议中心“五位一体”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

  在街道办维稳综治工作中心采访时,正赶上一名追讨欠薪的工人来访。劳动部门和司法所的调解人员共同接待了他,并很快和工厂取得了联系,约请工厂负责人第二天到街道办进行调解。

  民治街道的“和谐工程”使街道的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社会不稳定因素和各类矛盾及时地得到了排查、掌控和解决。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