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从“汽车霸权”回归“自行车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8:10 长江商报

  徐迅雷

  人类一些小小的发明,改变的是生活方式,譬如拉链,譬如自行车。“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自它发明以来都是恒久的2.0版。

  单车不仅仅是单车。你可以对一辆自行车没有感觉,但不能对千军万马骑车前行的浩荡队伍不怀敬意。他们的名字叫百姓,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基础。他们过着的是生活,他们写下的是历史。

  然而,骑车人确实少了,自行车道越来越逼仄,有城市骄傲地宣称“无自行车道”,有的则规划“家家有小车”。自行车不仅仅只具个体性,它还有很强大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如果说一辆行进中的自行车不是“公共交通”,那么滚滚自行车流就是不折不扣的公共交通。一个城市如果三天两头在道路上折腾,都是为“汽车霸权”开道,而把自行车道压榨成“羊肠”,甚至干脆取消,这样的城市管理永远难抵文明。

  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报》曾举办了一次活动,评选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超过六成读者把票投给了“自行车”。对自行车的“授奖辞”是:一项非常纯粹的发明,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仍保持着刚诞生时的原初设计结构,它不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它改变了交通史。早在1868年,上海媒体就报道了街头出现“靠蹬踏而行,转动如飞”的自行车。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普及型工业品的自行车,这些年来一度被视为城市落后的特征。而在发达国家,许多人已经开始回归单车,从“驾驶小车”变为“驾驶自行车”。这是人类的智性选择。

  在我国,当期待中的“汽车文明”变成“汽车霸权”之后,一些城市开始改变以汽车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在北京,交通规划中注重给自行车以空间,认为自行车仍是城市交通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上海,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要考“驾照”,让骑车更安全也更文明;在深圳,国内第一条社区自行车专用道最近建成……

  (作者系杭州《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