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农村教育的“希望”太冷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9:39 红网

  一位老教育工作者深有感慨地说:“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的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十分强调的一个战略性认识是,制约中国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中国教育的薄弱点、难点、重点在农村,但是希望也在农村。农村兴则中国兴,农村教育强则中国教育强。然而,今天我们的这个希望却尤显冷清”。

  发此感慨,并非无端,也不能说特别的偏激。不妨从“冷”与“热”的角度作点考察。

  从教育外部看,近两年来新农村建设确实是热火朝天,但是,建设的“热点”基本集中在农村基础设施上(当然这很需要和重要),农村表象面貌有了明显、显著的改观。相对来说农村教育却仍然维持与保证在“温饱”线上——保证适龄儿童上得起学、学校能正常教学。这一点农村教师感触较深,他们说改革开放初期较长时间里,在那么个艰苦的条件下,各地办学兴学的劲头精神是很足的,与那时许多地方领导“逢会必讲教育,下乡必看学校”相比,现在是冷清多了。有的教师说,现在农村学校除了安全事故、体罚学生还能引起社会一阵子的“热”,别的不太会有人来关注。一个事实是现在一些优秀大学生宁到农村任村官,也不肯到偏远乡村任教,“大学生村官”成了年度流行词,大学生农村教书几乎无人问津;认真支教三二年,就会引发轰动。

  从教育内部看,近几年来不断升温,热度非凡的是大学高校,间或城市的择校生问题也能热几阵子。农村教育少有聚焦。一个事实是“农”字号的职业中学纷纷瓦解,名实具亡;原先试行的“3+1”“2+1”等等的分流教育,全部破产。农村中小学在新一轮布局调整中,陆续向城镇转移,有的县市城郊聚集了密集的寄宿“农村中小学”,而离城10——20公里的圈内出现了中学真空。农村优秀师资不断地流向城市、大城市,有个相对落后的县重点中学,在近十年里流往省城中学的骨干教师高达40多名。农村教育质量明显相对滑坡。农村稍有办法的家庭,千方百计不惜舍近求远、花高额“借读费”,将子女“插”入城市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以至“老人”或自己放弃务工、企业,到城里租房陪读。农村家庭子女接受“农村”教育的“义务”,程度不同遭受挫折。有的在城市打工人员直言相告,之所以到发达地区大城市务工,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子女能在那里有个好的读书环境条件——尽管是农民工子弟学校。

  这个现象表明,“难点”、“薄弱点”仍然一如既往地彷徨于广大的乡村,而“重点”、“希望”却仍然只是在很远的地方,隐隐约约地招手。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现在许多地方农民培训工作,如火如荼,基本还是政府埋单,这当然也是农村教育。但是,这是否既反衬了农村学校教育的“冷”,还凸显了农村基础教育及其改革发展的不足?

  我们的希望真的太冷清了!

  农村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赘言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教育公平是未来也是现实。“城乡统筹教育为先”,这理当成为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的共识与坚定的理念。重要性决定了她的“重点”性——工作、政策、机制、体制、舆论等等的关注倾斜,希望不是无尽的期盼。

  教育是祖国的明天,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只要这个“希望”是热火的,我们自己再苦点累点又有什么呢?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于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农村教育应当得到其中更多的实惠。

  热切地希望2007年我们的“希望”能够更加的火热。那就先从舆论开始吧!特别是网络的眼光,真的该从“宽衣解带”、“袒胸露背”上拔出来,好好审视审视我们的“希望”;切莫等她(有的或许已经)“裸体”了再关注。因为她已经感到有点“冷”。

稿源:红网 作者:严雨龙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