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由"丁半楼"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9:43 东方网

  江曾培作品集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法院院长丁国栋,私下被人称作“丁半楼”。法院院长和“楼”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这家法院耗巨资盖了一座“星级宾馆”办公楼,丁院长的办公室有100平方米以上,另有会议室、活动室、卧室、卫生间,几乎占去半层楼,因而被称为“丁半楼”。

  大造豪华办公楼,领导办公室占据半个楼的现象,时下并不鲜见。就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办公区对面,矗立着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新的豪华办公楼。十二层的“厅领导办公室”,一样有客厅,有卧室,有卫生间,还有阅览室,大红的实木地板,华丽的顶灯,精美的用具,俨然一座星级宾馆的套房。保洁人员不仅每天要打扫房间,而且要换房间的床单。

  这一情况自然也不限于河南,地无分南北,官无分东西,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山西省有个贫困县,每年县财政不到1亿元,县检察院却花1000多万元建造豪华办公楼。西北有一个贫困乡,竟也东挪西吞,造了一幢宫殿式的办公楼,乡官们都享有一间豪华办公室。大楼前的广场上,特设石桥作通道,犹如天安门广场上的金水桥一样,极尽排场威风之盛。“别看咱是贫困县(乡),机关大楼赛宫殿”一类民谣,传出了民众非议的心声。

  考察当前民众对官场负面问题的“非议”,首先是腐败;其次就是奢侈。贪污腐败经过多年的打击,虽然还远为绝迹,但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贪官们廹于形势,不得不偷偷摸摸地干,以免被抓。而挥霍奢侈,则远远没有受到应有的冲击,以至一些官员仍然“脸不红,心不跳”地在挥霍民脂民膏,摆挥霍的谱,享奢侈的果。这种官奢的突出表现,除了以公款大吃大喝、滥吃滥喝外,恐怕就是热衷建造豪华办公楼了。

  官贪,把国家的钱窃为已有,明显属于犯罪。官奢,有人则以没有把钱放入自家腰包为由,理直气壮地在乱花公众的钱。实际上,官奢与官贪是一脉相承,紧紧相连。它们的本质,都是放纵私欲,借公营私,以权谋私,两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少贪官都是从奢侈起步堕入腐败泥坑的。官贪必然官奢,官奢则会走向官贪。反对官奢,应当看作是反对官贪,反对腐败,提倡官场廉洁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不赞成建造豪华办公楼,并非反对党政机关办公条件的必要改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改建的办公楼还是应当改建的。但是,这种改建一要适当,不可走脱离群众的豪华之路,以防拉大干群之间的心理距离;二是要着眼于改善服务群众的设施,而不是着眼于官员个人的奢侈享受。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的人民政府,更是崇尚艰苦仆素,清廉自守。周总理在这方面是一面光彩夺人的旗帜。新中国成立后,他常在国务院会议厅开会,此厅面积狭小,光线阴暗。有关领导建议扩建这个会议厅,周总理没有同意。后来,有人提出盖政府大楼,把国务院会议厅和办公室一道解决,周总理也不赞成。他说,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我当一天总理,我就不盖政府大楼。周总理这种“尚俭戒奢”的作风,体现了为政为官的一种高尚精神与情操,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优良精神传统在今天也在传承着。也是在河南,有个洛宁县,已成为危楼的县委办公楼于2004年拆除,至今没有重建,县委15个部门在县城各个角落租房办公,“公”却“办”得很出色,老百姓说:“俺们不知道县委机关在啥地方,但县委办的实事俺们都看到了。”去年,我曾为此写过一篇赞扬文章。这里,我要说,对照周总理与洛宁县委这样的明镜,“丁半楼”的现象是否可以少些再少些。


作者:江曾培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