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反对 环卫着急 华林路现代化垃圾站难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1:00 东南快报

  昨日上午,福州市华林路红墙巷路段,路边一堆用蓝色屏障围住的废墟显得很扎眼。而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划,如果一切顺利,这里也许已立起一座很现代化的垃圾转运站。

  但因担心垃圾的臭味影响日常生活,当地居民对在此建垃圾站争议不断。垃圾站的修建工作也阻碍重重。

  

居民反对环卫着急

  被垃圾站熏怕了希望改造成绿地

  “我们都被垃圾的臭味熏怕了。”红墙巷住户林先生皱着眉头大声对记者说。

  1993年,这里就有了一个垃圾站。这10多年来,林先生一家几乎从未开过朝向华林路的几扇窗户。“不敢开,蚊子、苍蝇轰地都飞进家里,还有那臭味,谁都受不了啊!”

  让居民们深受其苦的,还有垃圾站的噪声。“每天半夜三四点就开始弄垃圾了,垃圾车、工人的声音很响,吵得大家睡不好觉。”林先生说,由于睡眠不好,他在几年前就得了轻度神经衰弱的毛病。

  而对于在红墙巷里开杂货店的郑女士来说,垃圾站的去留还关系着她生意的好坏。她的店就在垃圾站后,紧靠屏东河边。以前,每到晚上,邻居们都喜欢在她店里闲聊,生意也很不错。但自从有了垃圾站后,由于气味实在臭,每到晚上,家家户户禁闭门窗。这里的生意顿时一落千丈。

  正因如此,当去年10月,垃圾站拆除时,附近所有居民像过节一样高兴。“我当时梦想,这里如果建成一块绿地或小广场,美观又能让附近居民有个休闲的好去处,那该多好。”林先生说。但很快,他的梦想破灭了。他得知这里又要盖起一座新的垃圾站。

  居民们感到很失望,他们担心,从前又臭又吵的情景将重现。“垃圾站应该建在人少的地方,为什么要建在闹市呢?”林先生感到很疑惑。

  为此,当地居民们不停地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后来发展到只要看到有人来此施工,居民们就敲起响锣,一起上前阻止。

  新的垃圾站因而迟迟未能动工。

  新垃圾站很现代臭味淡噪音小

  居民的阻扰让有关部门大伤脑筋。

  “没有这个垃圾站,附近垃圾的处理变的十分不便!”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划建设科科长宋海鹏说。由于目前垃圾收集均是靠人力板车进行拉运,如果环卫工人都将垃圾板车拉到郊外的垃圾转运站处理,长途拉运将导致环卫工人体力支撑不了。因此,有些垃圾转运站必须设立在人口密集地。

  这些天,福州市环卫处和其他有关部门多次前往红墙巷等地,与居民们沟通交流,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宋海鹏说,改建后的华林垃圾转运站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往前推进8米,远离居民楼。而且垃圾站也很先进现代,能有效地消除臭味,噪音也很小。“新建的垃圾站,垃圾处理均为机械自动完成,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压缩式集装箱垃圾转运站。”

  他举了个例子:新建后的转运站,从处理到装车,8吨重的垃圾只需30-40分钟时间便可完成,改造前的转运站处理5吨的垃圾,则要用上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这大大节省了垃圾装车的时间,也可以提高装车的车次,运转效率高。而且由于设备先进,运作的噪音也很小。在运作中,他们还将采用一种除臭剂,对垃圾有降解作用,可以防止垃圾运转过程中散发而出的臭味。

  而对于居民担忧的污水排放一事,宋科长表示,新建成后的转运站垃圾处理是在地表上运作,他们有配备专门收集处理污水的管道,改变之前将污水排入内河的症状。

  宋科长说,垃圾转运站属于公益设施,如果转运站无法顺利改建,原旧站周围对垃圾出路的问题将无法得到解决,势必会给周边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卫生。因此,他希望居民能够支持和理解旧站改造工作。

  

  城市建设

  应重视民意

  尽管有关部门及时与红墙巷及附近的居民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但目前为止,居民们对新垃圾站仍有疑虑。双方依然未达成谅解。

  无独有偶,去年7月,福州市有关部门宣告,将在五凤街道新建铜盘变电站。此举也引发了附近居民的强烈抵触情绪,至今仍未平息。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类似的规划与部分相关的群众产生矛盾的事例并不鲜见。

  那么,这些矛盾当如何避免或解决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人大代表认为,有关部门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时,应了解民意,重视民意。根据民意而规划,肯定更合理。此外,规划应更人性化,以人为本。这是避免与群众产生矛盾的最好途径。而当一些规划是为了更广大人群的利益而损害少数人群的利益时,则少数群体应作出适当牺牲。政府和有关部门可采取措施给予他们补偿。

□本报记者 熊远烊 林春长/文 李剑准/图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