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孩子”心中的“阳光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1:57 大江网-江西日报

  在赣县沙地镇,有一位54岁的全国优秀教师王金莲。11年来,她对“留守孩子”倾注了满腔热血,她用挚爱驱散了他们心中孤寂的阴影,使他们感受到了母爱;她用责任使“不可救药”的孩子重新成为学校的优秀学生;她用人格魅力感染着家人,前后义务收留了200多个“留守孩子”,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题记

  践行师德的“爱心”疏导

  一个冬日的星期天上午,记者走进了王金莲的家,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家大院,白墙黛瓦,厅堂和院门口两边的厢房里,40多个“留守孩子”分成4桌正在写作业,王金莲和她的两个儿媳妇来回在几个房间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她丈夫和两个儿子则忙着采购东西去了。

  说起辅导这些“留守孩子”的事,王金莲说最初完全是出于教师的师德所为。最早在1995年,班上学生陈荔因父母外出打工,姐弟俩成绩非常差,王金莲急在心里,天天给他们补课。后经家长拜托,姐弟俩就被寄宿在王金莲家,指望她“看管”一下。谁曾想,家长这一“扔”竟是整整10年!在这10年中,姐弟俩吃饭、睡觉、生病、辅导、考试,没有一件事不让她操心。10年中她还收留了许多“留守孩子”。郭依林初来时哮喘得厉害,成绩极差,王金莲跑遍了镇上大小诊所、医院,后来又上赣州的大医院,打听到一位专家并治好了他的顽疾,现在郭依林学习成绩名列年级中上。如今,这些孩子们都把王金莲当成自己的妈妈,生活上的困难找她,学习上的难题找她,情感上的困惑也找她,王金莲从不厌烦,更不会拒绝,深得孩子们尊敬。

  针对这些“留守孩子”放任自由的习惯,王金莲总是用爱心去疏导,一视同仁的爱,使他们的成绩突飞猛进,大多数都成为班上的优秀学生。去年,陈荔考上了赣南师院外语系,她弟弟今年中考考了570分,名列全县前茅。

  “王老师是一位教育大使!”在沙地镇,周边村民都这样亲切地赞美王金莲。如今,周边乡镇,几百里之外,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在孩子们眼里,朴实、善良、温暖这几个词就是用来形容“王妈妈”的。

  呵护有加的“三法”教育

  生活上关照,精神上关怀,学习上管理。11年来,王金莲琢磨了一套“三法”教育,给这些“留守孩子”一个“花样年华”。

  不把负面因素带给“留守孩子”,是王金莲始终遵守的自律原则。王金莲是沙地镇中心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每天要带70多人的班,早出晚归,有时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下班回到家里看到有的孩子因脾气暴躁伤害他人,她心里很是生气。可她总是想到他们没有父母关爱,她就静下心来,带着微笑,对孤僻的孩子和脾气暴躁的孩子分析原因,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耐心,教会他们怎么为人处世。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王金莲的一贯作风。她经常叮嘱丈夫、儿子和媳妇,在辅导孩子们学习时,要多用正面鼓励的语言评价,切莫用一些“笨蛋”、“草包”等词语,避免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创伤,给他们制造心理上的障碍。

  激励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王金莲接受的“留守孩子”都是别人看来不太理想的孩子,但是,她总是清楚地知道他们身上的潜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像邝江湖,3年前来时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每门功课只有20多分,如今他成绩90多分不说,还当上了镇中学的学生会干部,在全校田径比赛中夺冠。

  “爱,就是最好的教育!”王金莲在平时的辅导学习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她教育“留守孩子”做人要讲诚信,学会“感悟”和“感恩”;做事要认真,养成良好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和“快乐生活”。

  身先士卒的“奉献”引导

  “心无索取,思于奉献”,就是王金莲的人生写照。

  在有些人的眼里,王金莲的“奉献”似乎很傻。刚开始,丈夫、儿子也极力反对,漠然地看着。王金莲就反复跟他们讲“留守孩子”的社会问题、教师的责任,每天她都“身先士卒”投入这项工作。

  “40多个孩子,你怎么料理他们的饮食起居?”面对记者的提问,王金莲微笑述说着她一天的生活安排: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烧开水,做早饭,等孩子们起来了就站在灶台边,把烧好的一锅开水给孩子们一盆一盆打去洗脸,然后又把包子、稀饭一碗一碗装好端给他们。午餐和晚餐都是两荤两素。每天晚上安排10个孩子洗澡,光洗衣服就要洗到晚上10点种,到了冬天,她的手就皴裂流血。每天凌晨2点种,她还要起床巡夜,遇到孩子生病,她还要背着上医院……

  看到婆婆那么精心照顾别人的孩子,儿媳钟黎莉起初还真有意见。后来,她琢磨着婆婆说过的话,尤其是孩子们考取大学和县重点高中时,看着婆婆笑得特别灿烂,她就觉得自己应该跟着婆婆干。

  如今,两个儿媳天天在这里辅助“留守孩子”学习,丈夫和儿子也帮着买菜,参与管理。假期里,学校组织老师外出旅游,钟黎莉夫妻都放弃了,一心一意帮着照顾“留守孩子”。做婆婆的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事业后继有人了!

  “我看着‘留守孩子’没人管就着急,我放不下这份心。教育、管护好一个‘留守孩子’,就是为国家的发展尽了一份力呀!明年我就退休了,就更有精力投入到‘留守孩子’的教育中了。”王金莲眼中闪动着一种坚定而快乐的光彩。

  11年,王金莲用爱为这些农村“留守孩子”营造了一个“阳光世界”,这里没有严寒,只有春天;这里没有荒漠,只有绿洲。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懂的道理就是: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王妈妈”!

  邱朱 本报记者刘芝毅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