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上的呼唤:我还有好多事要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4:2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他是一个10岁的孩子,却已经和白血病战斗了4年。当病痛和绝望让身边的大人几近崩溃的时候,这个10岁的男孩子却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并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看着记者的眼睛,病床上的小亮廷说:“我知道我一定能活下去,好好长大。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他的眼神清澈透明,里面有一种坚定直指人心。

  现场特写 那个苍白的孩子露出灿烂的笑

  李亮廷的家在少陵路245号,不过4年来,他呆在医院的时间远远多于呆在家里的时间。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他时依然是在成都市儿童医院。见到我们时,他给了我们一个比窗外阳光更灿烂的笑容。“妈妈,快请阿姨坐。”

  病床上的小亮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小,小脸蛋苍白得几近透明,他刚做完化疗。“痛不痛?”“一点儿都不痛。”对于我们的问话,病床上的孩子撒了谎,脸上的笑容还在。旁边的妈妈却背转身擦起了眼泪。

  在病床上,我们看见了许多课本,还有小卡片。在医院的日子,亮廷经常自己看书学习。而这些卡片是他自己制作的贺年卡,准备送给关心他的老师同学,还有社区的叔叔阿姨。

  深情故事 孩子的信念打动了想放弃的妈妈

  小亮廷是跟着妈妈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母子俩相依为命,过着清贫但幸福的日子。可是4年前,可怕的病魔袭击了这个家庭,小亮廷被查出得了白血病。“我觉得天都塌了。”从此,小亮廷和妈妈开始了这场长期的战斗。

  每个星期,小亮廷必须接受两次化疗,每次长长的针都要穿到他骨髓里面去。每个月,仅是化疗的费用就需要8000元。而这些,只能暂时维持他的病情不恶化。

  看着儿子的痛苦,面对巨大的医疗费用以及极其渺茫的希望,妈妈曾经想要放弃。她把亮廷接回了家,辞去了工作,决定守着孩子度过他小生命最后的日子。最终小亮廷的话让妈妈重新鼓起了勇气。

  “孩子说,妈妈我不怕痛,我一定会好起来,因为我有好多事情要做。”亮廷的妈妈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些话。就是在那一天,小亮廷告诉妈妈,他一定会活下去,让妈妈过好日子,回报所有关心过他的人。

  社会关爱 他的勇气让爱心行动持续升温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小亮廷所在的广厦社区工作人员来到了病房。他们给小亮廷送来了一个新书包。“这是一位居民送到社区的,叮嘱我们一定要交给孩子,还说让亮廷坚持,看到书包就看到了希望。”社区书记王亮红说。

  据了解,在亮廷生病的4年中,他的勇气让周围的居民和社区感动,也让大家的爱心行动持续升温。4年来,双楠街道、广厦社区以及辖区的单位为孩子举行了无数次爱心行动。先后为他筹集了爱心资金6万多元。而亮廷所在的武侯区实验小学还专门将他请到学校,给同学们讲述他的勇气故事。

  “这个孩子确实有非凡的勇气与坚强。”王亮红说,如果进行骨髓移植,小亮廷还需要20多万元医疗费。社区的爱心行动是不会停止的。同时他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这个爱心行动,一起帮帮这个勇敢的孩子。武外宣 本报记者 蒲兰 杨永赤

  爱心银行

  开户社区

  银沙路社区 存入:一个爱心大院

  杨柳巷社区 存入:心理关爱志愿者12名

  新鸿社区 存入:书籍和学生学习用具, 为低保户免费订报纸

  八里庄社区 存入:党员志愿者20名,自愿为孤寡老人提供服务;专业师傅,为下岗职工提供电工、烹饪、家电维修免费培训

  黉门街社区 存入:保洁工、保安、家政服务员、营业员等40多个爱心岗位

  开户市民

  赵小姐 存入:捐助小山100元

  李婆婆 存入:捐助李春根500元

  梁先生 存入:捐助任爱萍1000元

  十多位企业老总 存入:捐助爱心基金近4万元

  张医生 存入:希望找一位学生结为对子

  爱心缺口

  与白血病战斗4年的勇敢孩子亮廷:需要进行骨髓移植的费用

  脑瘫孩子东子:希望能找个学校读书,今后自己养活自己

  杨丽蓉:希望有一台电动缝纫机,并且希望女儿有一台电脑

  唐遂兰:希望开家织毛衣的小店,开通一条爱心热线

  陈吉春、童家森夫妇:希望能为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在成都找份工作

  覃师傅:希望能够换一个收入高一点的工作,解决自己和老伴的基本生活需求

  5岁的小毛:希望爸爸能够有个工作,这样,爸爸能上班,她也能上学

  病重的李春根:希望能得到医药费帮助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