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蚕记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5:10 大河网-河南日报

  

山蚕记趣
我的老家南召县是有名的“柞蚕之乡”。

  作为在蚕乡长大的孩子,我年复一年地目睹了山蚕从暖房熏蛾,到产卵、孵化,一直到长大、结茧,甚至到手工缫丝、丝尽蛹现的全过程。我总觉得山蚕是那样有趣,那样可爱,甚至连春天到初夏蚕农在山坡上做饭时明灭的火光,都觉得是那样有趣。

  养蚕是从种茧熏蛾开始。所谓熏蛾,就是早春在地上有烧火的火龙的屋子里,把串好的种茧挂在横杆上,通过加温,让蚕蛹变成蛾,然后把蛾收集在一起,让其交配产卵,再通过温室让蚕子孵化出幼蚕。刚出壳的幼蚕是黑色的,出壳后就开始吃柞栎的嫩芽。由于它太小,攀爬的能力差,蚕农就把山坡上头年未砍伐发芽早的嫩栎芽连枝剪下来,密集地插在河边的湿沙滩上,把幼蚕放上去,待其蜕去一层皮变成黄色,稍大一点时,再用一种直径达一米多,底呈斗笠状向上突起,可以顶在头上,浅浅的叫顶筐的竹筐,把它们连栎枝一起移放到山坡上的柞丛上去。蚕农管先移蚕过去的柞坡叫一眠场。待幼蚕在一眠场蜕去一层皮变得又大了一些,一眠场的柞叶也吃得差不多时,蚕农就用蚕剪把爬满柞蚕的柞枝剪下,放在顶筐中移入二眠场。二眠场的柞叶吃光后,前一年砍伐过的柞丛的嫩叶也长出来了,蚕农就把蚕再移入这有嫩叶的柞丛中。这样经过几次移场,肥硕的山蚕就长到四五厘米长,比成人的拇指还要粗,满坡一片金黄。当蚕宝宝开始不吃不喝、排尽体内的粪便后,蚕农就将它们移入茧场,它们就开始吐丝结茧。当绝大部分蚕都结了茧且茧壳变硬后,蚕农就开始摘茧(我们那里叫拽茧)。拽茧就是把茧连包着它的柞叶一起从柞枝上拽下来。拽茧时间一般在农历端午节前几天。茧摘下来后,蚕农或坐在看护蚕的庵棚里,或坐在树阴下,趁柞叶湿着时,把柞叶剥掉,然后运回家中,摊在用高粱秆或麻秆织的箔上晾上几天。

  山蚕虽然体型比较大,其实很娇弱,除了柞叶上的蚜虫可以被它连叶吃掉外,鸟、老鼠、蛇都吃它。由于它放养的密度大,颜色也鲜亮,特别容易招引它的这些天敌,尤其是布谷鸟和一种我们那里叫喳喳头的候鸟,吃起蚕来特别贪,自己吃饱了还要叨回去喂自己的孩子。因此,蚕移上坡后蚕农就要在山坡上搭起茅庵,支起锅灶,专门加以看护。于是,从春天到初夏,时常会听到蚕农驱鸟的吆喝声和土铳声,可以看到山坡上一缕缕袅袅升起的炊烟及晚间一处处明灭的灯火。

  蚕农收的茧有直接卖掉的,也有自己缫丝(我家乡叫打丝)卖丝的。解放初期,老家农村还有自己织山丝绸卖的。山丝绸比桑丝绸稍粗一点,颜色也不像桑丝绸那样白,而是和山蚕茧一样带一点天然的米黄色,但它与桑丝绸同样轻柔,而且更结实耐穿。在农村无论谁家缫丝,锅台周围都会围一堆小孩子等着丝尽蚕蛹现吃蛹。缫丝的大人在一粒茧丝抽尽蛹还未沉入水中时,看到有孩子守在旁边,就会把蛹捞出来让馋嘴的孩子们吃。那咖啡色硕大的熟蚕蛹掰开后蛹汁像豆腐脑一样白嫩,虽是高蛋白食品,口味也极好,可当时只是缫丝的副产品,不值钱,只是让人们一饱口福罢了。记得上世纪70年代,县缫丝厂的工人们每天下午都要把缫丝后的蚕蛹用车推到大街上卖,5分钱一斤,买10斤蚕蛹还不及现在在饭店买一枚蚕蛹的价钱贵。

  在我的童年,家乡浅山区全都是养蚕的柞栎丛,也就是大家习惯叫的蚕坡。蚕坡不仅是放养山蚕的场所,也是我们那里农家烧柴的主要来源。因为,为了放养蚕方便,也为了让蚕宝宝后期也能吃到嫩叶,人们是不会让柞栎长成树的,每隔一年就要轮伐一次,叫“砍坡”。砍下来的栎枝特别耐烧,火又旺,像有油似的。老家县城或乡镇集市的柴火市上,卖的也主要是这种柴。由于每两年要砍伐一次,久而久之,柞丛根部就形成了很大的栎疙瘩,干栎疙瘩更是耐烧异常,常用做烧缫丝锅或煮肉什么的。我小时候就经常到山坡上去砸干栎疙瘩,或供家用,或挑到柴火市上卖了交学费。

  在那“以粮为纲”的年代,家乡许多柞坡被开垦成了梯田,一些柞坡在失去柞丛的护持、水土流失后,甚至裸露出岩石,变得寸草不生,加之这些年来柞蚕丝出口的不景气,卖蚕茧甚至还不如卖蚕蛹划得来,家乡山蚕的放养量已越来越小,柞坡面积也在急剧萎缩。我真担心,有一天“柞蚕之乡”会徒有其名。⑥3

  □袁方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