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窝子”里暖意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7:24 红网-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朱永华

  入冬以来难得的一个晴暖日子。家住长沙市南门口的刘爹吃过午饭以后,就提着一个保温茶壶往南边走。到了劳动广场后,再往下去就是青山祠小区,这里就是长沙市远近闻名的“戏窝子”。

  外面的人一走进“戏窝子”就会感觉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小巷两边是古色古香的民房,临街的墙上嵌有各种戏曲剧目的人物图像以及代表演员的名字。当然,最引人心动的是渐近渐响的唱腔鼓乐。这是“戏窝子”里面的剧场传出的声音。每到下午3时,这里的场子就准时开锣。刘爹顺着他熟悉的鼓点和曲调踱进剧场。里面已经坐了一百几十号观众,几个熟人跟他打招呼。刘爹认得他们,其中的马家住四方坪,杨老师是河西一所高校的退休教授。刘爹找了一个位子坐下,随即进入那“咿咿呀呀”中去了。

  刘爹听得非常入神,翘起的二郎腿随着节奏晃悠着。台上戏到中场,台下便陆续有观众跑到前台“打彩”。这是剧场给演员的一种回报方式,观众不用购买门票,但是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给剧团或“角儿”“彩头”。刘爹也跑到前台,放下10元钱,然后回到座位很有成就感地继续他二郎腿的晃悠。刘爹感慨地对记者说:说起来还得感谢政府的重视,使得“戏窝子”四季常旺,让喜爱戏剧的人有一个找乐子的地方。有钱的出“彩头”,没钱的也可以看。

  “戏窝子”主管单位天心区文化馆负责人杨红告诉记者,“戏窝子”是长沙市的一个老品牌了,但是前两年走了下坡路。2005年,长沙市启动了背街小巷的提质改造工程,这里成为了修整一新的“戏剧一条街”,政府投入60万元改造剧场,又通过引进专业艺术剧团常驻演出,“戏窝子”又红火起来了。现在不管是夏日炎炎,还是大雨滂沱,剧场内基本满座。

  杨红说,这几年,文化工作越来越“热”,拿天心区来说,群众文化活动一年四季不断,丰富多彩。通过搭建的平台,市民每天下午可以听戏,晚上可以跳舞,每个月有一次自我展示文艺才能的活动,名字叫做“每月我登台”。这些文化活动的意义还不止让市民找“乐子”、打发时间,还有交友、健身、提高素质的效果。记者在天心区文化馆见到两位专门教人们跳交谊舞的老师李炼秋、贺晓爱。说起天心区的文化活动,他们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激动:我们这里的交谊舞活动就是把分隔在楼房里的人拉到户外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大家认识了以后就是朋友,交流信息后又可增长知识,不要出一分钱,自己玩得开心,家里人也放心。曾经有一对夫妇都喜欢打牌,输了钱后就吵架,后来听说这里活动免费就参与进来,慢慢地爱上了跳舞,去掉了打牌赌博的陋习,家里也自然和睦起来了。杨红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青山祠一带的治安和人际关系就是要好一些。你想业余时间都用在这些文化活动里面,人的修养是会慢慢提高的。

  记者从省文化厅办公室了解到,近年来,我省的文化工作明显向基层倾斜。现在,全省基层文化网络基本建立起来,不仅是省会长沙,全省各地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有的是一县(市、区)一品,有的是一乡(镇)一品。专门组织的大型文化活动也努力实现群众的参与。如“超级戏乐汇”、“政府买单,送戏下乡”,这些活动不仅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丰富的精神产品,也丰富了党和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感情联系,成为人民群众和谐共处、共同进步过程中的“润滑剂”。

  编者点评

  发展群众文化需要政府到位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全省各地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长沙市青山祠小区“戏窝子”的持续兴旺就是很好一例。

  发展群众文化,需要政府引导。政府不引导,五花八门的“文化”都可能冒出来,这不利于群众身心健康,不利于社会风气文明,当然也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政府引导,包括硬件建设、内容整理、队伍组织等等。这当然需要花点钱,但这个钱值得花,也是“公共财政”的义务之一。

  政府要引导,但又不能把群众文化搞成“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长久保持群众文化的生命力。这一方面要求挖掘整理好地方特色文化,让群众有亲切感;另一方面要降低门槛,最好是“零门槛”,使群众都愿意来。

  群众开心了,建设和谐社会就有了最好的基础。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