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花第一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7:24 红网-湖南日报

  

中国黄花第一村

  匡玉 陈鸿飞 张方勇

  “如今走的是宽敞的水泥路,喝的是洁净的自来水,烧的是卫生便利的沼气。”2006年12月10日,我们慕名走进祁东县石亭子镇罗江村,看到一条条披着绿装的水泥路彩带般镶嵌在田野山峦,清清的罗江水边是新修的机耕道,五层的村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即将开业的湘南地区最大的村级专业批发市场巍然挺立。

  时值初冬,细雨飘洒,寒风阵阵。挡不住罗江人建设新农村的冲天干劲,他们挑土担沙,修公路,砌水圳,垫护坡,个个豪情满怀。

  “群众最通情达理,农民永远是建设新农村的最大力量源泉,只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就能排山倒海!”这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映武黄花集团董事长、罗江村委会主任李映武常说的一句话。

  村民当主人

  罗江村距县城38公里,全村1758人,耕地面积2708亩,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命名的全国黄花菜原产地,全村90%以上的经济来源于黄花产业,有“中国黄花第一村”的美誉。

  罗江村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由群众推荐,选择“四老一新”,即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和农民致富新能人组成,负责落实村两委决策,监督村两委日常工作。村里所做的每一项工作要求起码有95%的群众支持,村民强烈要求快办的就加紧办;村民对某项工作徘徊观望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并发动大家讨论,思想统一后再办;大多数群众反对的坚决不办。硬化通往十三组的公路原定在2007年动工的,但该组的村民积极性很高,自筹资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也赶回来出力,村“两委”立即把该项工作提前到2006年,并向上级争取到了10多万元的补助资金,李映武日夜守在工地上,不到2个月,3公里多的水泥路修通了。

  8组村民李中华原先对修沼气池和改厨改厕很反对,说:“‘乡巴佬’耍什么洋把戏?”他看到先期参与的村民家里既清洁、方便,经济上也划得来,便改变了态度。采访李中华时,他正在帮邻居家砌沼气池,双手已冻得裂开了口子,仍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连声说:“新农村建设好!”

  “原来的路只有手板宽,出门要穿套鞋,过桥怕跌跤”。四组61岁的村民邓金莲回忆起辛酸的往事,“三年前我到白地市赶集,走到罗江一组路段,泥深路滑,身子侧倒,右膝骨折,住了一个多月医院,现在还隐隐作痛。原先要买条鱼吃,一来一往4个钟头,鱼买回家都臭了。”

  2月26日,李映武发出了举全村之力修好致富路的号召,第二天,全村共筹集修路资金30余万元,有人交的还是角币和块票,前五名都是妇女。正当为修路缺少技术人员犯愁时,九组女村民李映燕马上打电话告诉在外担任高速公路工程队技术员的丈夫邹平元。邹平元对妻子说,回家修路每月要少800元,划得来吗?李映燕说修路致富为大家,你是技术员,应该为家乡出点力。邹平元立即回村,担任修路队长。

  修路中遇到最头痛的事是公路两旁的地已被占用种了庄稼,有些农户的鱼塘影响到路面的拓宽。召开村民会议研究解决办法,李映燕第一个发言:“我家鱼塘影响到修路,只要水抽干后鱼不死,重新砌好后再放回塘,村里出点电费给我就行了。我公公家占用了公路两旁近两分黄花地,明天我去做工作拔掉。”

  村委会发出了退耕还路的通知,李映武亲自撰写“向李映燕学习,争当修路先锋”的表扬稿。全村积极响应,修路十分顺利。年过八旬的老党员李良金不仅积极捐钱,还自愿参加义务劳动。

  全村8个月共完成道路硬化29.8公里,新修进组公路1.86公里,迁移祖坟63宗,2户拆迁住房,16户拆迁杂房,没有一人阻工,没有一户提出过分要求。罗江村民投工修路基、砌护坡,村建筑队负责路面硬化工程,道路两旁栽种花草树木。按5米宽的路面计算,每公里仅需资金20.2万元,比招标修路节约了4.5万元,共节省了130多万元。

  罗江村已出现了“非转农”。在广州经营蔬菜的李中明,原举家迁往广州定居,今年3月,他又将户口迁回罗江,准备在家乡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

  产业作支撑

  罗江村把发展支柱产业摆在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李映武说:“没有产业作支撑,房子和路修得再漂亮,新农村建设也是一句空话,就像肥皂泡一样。”李映武决定从拓展黄花菜种植基地入手,全村分两期共三年完成。首期田园改造1608亩,投资配套修建电灌站1个,修建总容积3万立方米的蓄水池3个,明年4月完工。届时150亩荒芜红壤土变为灌溉自如的良田,农民种植黄花菜每亩能增收3300元;800亩旱土也变成了良田,每亩收入可达3500元。投资兴办绿色有机肥加工厂、红薯加工厂,通过深加工,实现黄花、红薯全绿食品,抢占品牌市场。

  祁东县西部16万亩连片黄花菜,普遍存在着靠天、低产问题,罗江村搞有机无公害栽培,带动全县黄花产区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组织菜农成立了黄花专业合作社,相邻的五一、周塘、银星、枫塘等村的村民纷纷加盟。合作社对黄花菜农实行“三统一、三确保”即统一种植技术,确保产品无公害;统一加工方法,确保档次质量;统一保护价收购,确保群众增收。力争3年内全村农户种植黄花菜用药、用肥统一配送,取得黄花菜绿色产品认证,仅此全村可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

  罗江村有耕地2700多亩,不受干旱影响的仅占20%。罗江村四组60多亩田仅靠一口水塘灌溉,由于泥沙淤积,水塘逐渐变浅,农民常为争水斗殴。说起修水塘的事,邓金莲至今还忍不住流眼泪:“映武是个办实事的人。”她印象最深的是8月18日,李映武带领40多个人抬水泥、装石头、砌塘基,干到凌晨两点。8月的太阳火辣辣的,李映武没戴斗笠,汗珠从脸庞滴到脚上,皮肤晒得黝黑、脱皮,有时看到他坐在工地上喘粗气。40多个劳力奋战了10多天,水塘修好了,现在可灌溉罗江四组、五组60多亩田,随即进行土地平整,在田垅中央修好了机耕道,现在插田不要挑秧,打禾不要挑谷。

  放眼望去,条条水圳纵横交错,清澈渠水泛着银光。全村将投入近300万元对原有的小型水库清底,重新砌护坝,修建两条5公里长的灌溉渠和2.5公里排水渠,对6.4公里小江三面防渗。确保黄花菜农丰年增收,灾年保收。

  无商不活。罗江村利用祁东县西部种香芋、生姜的传统和该县在广州江南农贸市场生意人多的优势,靠市场运作,建成了“中国黄花第一村”黄花菜专业批发市场,计划修建200个门面。吸纳内外经销商100户,年成交额突破4亿元,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人就业。

  如今罗江人又利用古永州八景“梅塘烟雨”、“烟江石燕”,抓黄花产区田林山水路综合开发,建设有黄花特色的观光旅游农业带。开发具有湘南农村特色的“当一天农民,过一天农村生活”的农家乐趣游。“靠黄花菜发了家,还要靠旅游旺家”,李映武说。

  精神塑灵魂

  “口袋要鼓囊囊,精神要亮堂堂。”夜幕降临,彩灯处处闪烁,罗江村部大院中,村民在悠扬欢快的乐曲中,舞龙狮、打腰鼓、跳舞……

  李映武从不独断专行。“要让群众知道的跟我一样多,事情就好办了。”他开群众大会,主要内容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六组组长李中庆说,像修路、盖学校这样的大事,什么时候每个人都同意了,他才决定干。我们手头有一份11月10日的《石亭子镇罗江村委会意见决定书》,村里建学校需征用八组土地,八组的39位村民都签字同意后才开工的。

  多年来,罗江村的孩子都跑到数里之外的邻村去上学,建一所自己的学校,一直是罗江人渴望已久的梦。李映武今年初上任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学校,原罗江小学整体移址于黄花集团东侧,扩大校舍面积,高薪聘请优秀教师来校任教,考上重点高等院校的给予奖励。还开设了村民学校,提高村民的生产技能。

  罗江村已开始投资兴建敬老院、医疗卫生中心,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今年内将村医务室的房子、基本器械到位,明年小病全部免费,后年村民到县以上医院治疗的报销50%的费用;从2006年起罗江村70岁及以上老人每年补贴不低于400元,五保老人发放基本生活费。李映武和村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群众都记在心里,热情支持村里的各项工作。有了“人和”,自然就实现了“政通”,也迎来了罗江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8月中旬,衡阳市委书记徐明华、市长彭崇谷率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来罗江村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调度会,徐书记、彭市长握住李映武的手说:“罗江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不搞形式主义,全心全意为村民谋福,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干部心中装着村民,恰似一池清澈见底的水,一缕轻轻吹过的风,美化了村民的心灵。

  11月23日晚10点左右,一阵急促的摩托车轰鸣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两个小伙子来到黄花集团,从摩托车上抬下一包黄花菜。这两人是罗江村民邹治元兄弟,当晚看到黄花集团的货车上掉下一包黄花菜,司机没有察觉,这包菜净重15公斤,价值150元。

  走进村部办公室,市县文明办颁发的“文明示范村”的牌子赫然入目。李映武告诉我们,今年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无赌博和迷信活动,无乱砍滥伐……10月上旬,罗江村被授予“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单位”,李映武被评为“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人物”。罗江新村的实践经验,被编入国家行政学院培训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材。

  环保摆首位

  李映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罗江的发展既要让现在的人享受到经济实惠,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罗江村把环保摆在首要地位,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办法进行村容村貌建设。在保持生态原貌的前提下,拓宽和硬化原有乡村道路,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上修建花坛,栽花草种树木。该村是全省首批大面积推广生活污水三级梯式过滤网箱的行政村,村民全部实现了圈养家禽。家禽和厕所粪便进沼气池,沼气池残渣作有机肥,生活污水全部无公害处理后排放。村民李才舜说,他家的猪圈都装了纱窗。新修水泥路两旁设置了绿化带,种上了花草树木。投入18万元对破旧脚屋、杂房和废弃的栏厕及闲置“空心房”进行改造,创建“文明卫生示范户”35户,有3个组已达到花园式标准。

  有人说,看农村的文明水平,一看道路,二看住房。看农民的生活质量,一看厕所,二看灶台。走进罗江村民的家里,院里干净整洁,每个村民小组都装有自来水井。偶闻鸡鸣鸭叫而不见其影,循声望去,那里是鸭棚鸡舍。小楼设计别致,厕在室内,有水冲洗。

  罗江的村镇规划颇具特色。既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又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依山傍水、依山就势建设农民新居。按高中低档标准为农民免费设计各种户型住宅,新宅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

  罗江田园诗般的景象让人神清气爽,来到四组村民李云华家门口,满脸笑容的女主人迎了上来。朝屋里一看,木地板光洁如镜,我们赶忙脱鞋。进屋后,一套崭新的家具透着新潮,各种电器一应俱全。我们特地摸了摸玻璃窗,一尘不染。“您好勤快,家里这么干净”。

  “才不呢,我们村家家挂拖把,户户讲卫生,小孩会走路就晓得脱鞋进屋。”接着,李云华领着我们看瓷砖沼气灶台、水冲式便盆。

  “没有搞‘三清五改’前,煮饭用柴火,灶房黑糊糊的,现在用沼气代替柴火煮饭菜,只花40多分钟,吃完饭和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三清五改’解放了妇女!”

  有人说罗江村是一座“乡村都市”。李映武介绍说,今年全村80%以上的家庭修建了容积为10立方米的沼气池,解决了能源问题。他们引导村民修建水冲式厕所、标准化澡堂,改造旧式厨房和猪栏,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利用泉井修建专门水塔,确保村民100%能喝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还准备兴建村民体育活动中心。

  逢夜莫愁明月尽,到时自有电光来。今年罗江完成了高标准的网改、户改,新增一台160千伏变压器及配电设备,实现了户户通电话、电视,新增1800对电信交换机1台,村里还在兴建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汽车站。

  冬日的暖阳,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李映武介绍了罗江村正在快马加鞭做的一些工作:投入18万元补贴村庄院落建设,拆除破旧脚屋、杂房和废弃的栏厕113间,拆除闲置“空心房”26间。创建新标准“文明卫生示范户”35户,对96户村民房屋内外墙进行装修,第四、六、十三组作为示范组将达到花园式标准。

  花开天下金灿灿,风过万里也飘香。李映武的心中又在描绘一幅新的蓝图:到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着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畜牧养殖业、经济生态林业。打造全国新型文明示范乡镇,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典型。

  黄花灿,烟雨溅,美名扬。今日罗江披锦绣,明天罗江更辉煌!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