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再图又好又快发展 访骆玉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8:51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这次省委全体会议的中心议题,也是2007年工作的重点。请问骆玉林副省长,西宁作为省会城市,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2007年将如何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骆玉林: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经过全市上下奋力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进一步增强了全市的综合实力,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这对全市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也为我们更好地做好2007年工作增强了信心。

  这次召开的省委全体会议,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青海、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我们将紧密结合西宁市的实际,按照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努力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农村建设、和谐西宁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再上新台阶,进一步促进把西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上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步伐。

  记者: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西宁的基础。请骆玉林副省长谈谈2007年如何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西宁市四区三县农民最关心的话题。

  骆玉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此次省委全体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西宁市把新农村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我们将首先进一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搞好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抓好盘道水库灌区建设、扩建云谷川等中小型水库和人畜引水工程建设,以及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普及太阳能、沼气池等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其次政府真正转变职能,加强科技、信息等服务力度,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在四区三县形成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花卉、食用菌、中藏药等特色种植基地,加快发展奶牛、育肥等特色养殖基地,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市场)+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把西宁建成全省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和农牧业产业化发达的区域,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同时,加大农牧民培训力度,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走向省内外城镇,进入二三产业领域从事就业,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记者:加快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二三产业是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西宁如何充分发挥区位、资金、政策等优势,大力推进这两个产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呢?

  骆玉林:如果说,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那么二三产业是经济实现腾飞的两个翅膀。2007年,我们继续按照确定的思路,加快推进“工业强市、服务业活市”的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开放,通过“郁金香节”等创新发展思路和手段,扩大宣传,树立“中国·夏都”形象,招商选商,把西宁市的发展与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资源结合起来,以“一区三园”等为载体,大力发展工业和非国有制经济,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大产业规模,打造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逐步构建形成以高原优质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实现二三产业跨越式发展。

  具体说,在工业上,结合西宁的实际,一大力发展基础原材料工业,把西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产地之一;二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机械行业生产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三依托高原稀有生物资源,发展特色轻工业;四围绕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和军工配套产品等领域,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五加快园区经济发展,把东川工业园、甘河工业园、生物产业园建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工业园,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0%以上的目标。

  鼓励非国有制经济,加快推进三产业发展,主要是不断发展繁荣旅游业、商贸业、新兴服务业、房地等产业,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扩大总量和就业,优化结构,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服务业体系,继续确保三产业增加值年均以两位数的高增长率。

  记者:最近,西宁市出台了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请骆玉林副省长能否介绍一下,下一步西宁市如何通过这样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夯实完善城市基础服务功能、加速推进城市生态绿化等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

  骆玉林:今后,西宁市仍然按照“扩市提位”战略,提高城市规划,安排项目、资金,不断改造完善城市路网、城市绿化(包括南北两山绿化)、城市水系、城市文化、城市市场、城市教育、城市安全等基础服务功能的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四创”工作,至“十一五”末,把西宁逐步建设成为山清水秀、文明开放、人民富裕、和谐稳定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自然,一个城市硬件建设搞得不错,但城市软件管理不配套、跟不上,犹如好东西蒙上了一层灰尘,给糟蹋了。因此,我们继续推进与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宽松有效、科学合理的市场环境。比如通过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亮丽、舒适。

  记者:请骆副省长能否谈谈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民心工程”建设,最终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的成果?

  骆玉林:我们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改善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也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开放、执政为民的根本目的,也是构建和谐西宁的必然要求。

  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坚持为民执政、听政于民,为民谋政,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具体说,就是要抓两头、带中间,一方面加大投入、夯实农牧业基础,加强引导和扶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群众收入;一方面要帮助城乡困难群体,通过政府大力采取再就业工程、扶民救困等措施,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只有我们的群众有饭吃、有钱花,又比较富裕稳定的生活,我们的西宁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我们才有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也才能确保实现“十一五”宏伟蓝图的目标。(作者:起翔)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