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人之老矣,其言可善——看季羡林扔桂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09:24 四川在线

  人之老矣,其言可善——从季羡林扔掉三顶桂冠说开去

  最近见一报道,说学者、教授、翻译家季羡林要扔掉三顶桂冠。哪三顶桂冠呢?一曰“国学大师”,二曰“学界泰斗”,三曰“国宝”。在许多人纷纷高扬“弘扬国学”和纷纷为了一个“国学家”或“国学大师”争先恐后时,一位朝野上下都具名声的学者竟然不要了这个当代国人最看好的“劳什子”。

  而且,季先生还如是说,“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这段话无非是想说,一是对于中国的古典虽有涉及并不专功,二是后来因治其它,所以对其所谓“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对于季先生来说,这确实是一句子大实话——心管季先生也好像说过一些不太沾谱的话,如二十一世纪是“东学西渐”类似的话——凡念过点季先生书的人都知道,孔孟、二程、朱子并不是季先生的长处,季先生的长处是对已死了语言的翻译和整理。说这话时,并不是贬低季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发掘和光大所做的功绩,而只是说,不知何时,“国学”成了时尚词,“国学大师”成了一些人的追名逐利的道具。而现在季先生不需要这些道具。

  俗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实际上,人最没有自知之明。我们遍看当下的名利场——学术界也一样是一个名利场——争个教授什么的、评个什么大奖的、混个博士后或博导什么的、弄个院士什么的、贴个文化大学者什么的、再去电视频频亮像什么的……不一而足。哪个有自知之明?最近看了一个教授在某家电视上讲,说中国的文化一旦要崩溃时,就会出来一个拯救的信号,并举了一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现甲骨文的事件。说发现甲骨文就是一个信号。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的再创,不是由于甲骨文的发现,而是中国仿照日本明治维新引进了西洋的“技”和“心”。“技”是船坚炮利,“心”是民主科学。但是这位学者说,是因为发现了甲骨文便让中国人有了过去辉煌的记忆,于是有了中国文化再创机会(也许这样做就可以成为“国学大师”)。

  于此,我们感谢季先生。“人至老矣,其言也善”也是一句古人的俗语。季先生在其垂垂老矣的日子里说这样的话,不仅仅惊天动地,而且让我们体会生命力量。从季先生的谈话看,季先生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着自信。季先生认为。九十岁、九十二岁并不是他生命的极限。正是因为这样,季先生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没有这样的封号或那样的命名,泡沫洗掉了,季先生就可以轻装上阵。季先生就可以做着自己专长的学问、讲述着自己的独物的人生经历和人生喟叹,并快乐地享受着学问、生活给予的馈赠。

  至于说到我们自个儿自己,其言可善吗?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