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日子会更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10:32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明天的日子会更好

  留下精彩瞬间。记者王平摄

  

明天的日子会更好

  会外热烈交谈。记者王平摄

  党代会报告在西安各界群众中反响强烈,连日来,本报不断接到市民电话和信件,大家纷纷畅谈感受,抒发心声———

  “可以看一看,数一数,我们身边的市政设施变化有多大”,正在伏案写年终总结的市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刘亚斌十分自豪,他说,这几年,市政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一环二环增加了许多立交,人行天桥、地下通道不断增多,人们关注的三环路也即将竣工,交通功能逐步完善了,堵车的路段和时段也越来越少了。许多背街小巷得到了拓宽整治,昔日的街道旧貌换新颜,居民们看到自己门前的街道变宽变美了,路灯变亮了,厕所也修建了,许多人禁不住热泪盈眶,这些难忘的场面,激励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为西安明天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市环保局环境监理站工作人员蒋涛昨晚从家里打来电话表示,通过报纸和电视看到党代会召开的消息,特别是孙清云书记的报告,感到十分激动。报告对“蓝天碧水”工程作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环境治理建设目标,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既高兴,又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今后要继续努力工作,做好城市烟尘、噪音、污染企业等的治理,在城区打好“气”仗,在郊县打好“水”仗,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在清新宜人的环境中生活。

  城市变干净了,离不开环卫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三民村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罗毅有着切身感受。他在电话中说,5年来,市委、市政府投入了许多资金,用于环卫设施建设。就拿自己工作的垃圾中转站来说,中转技术已经和国际同步,面积足有50亩的地面上,看不到一点垃圾,市民群众看到这一情景,无不赞叹连声。孙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改善生态环境,真心希望全社会继续关心支持环卫工作,形成尊重环卫工人的氛围,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清洁、更美丽。

  刘磊是曲江新区管委会文化产业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在他的眼中,曲江新区的成长壮大,就是西安建设发展的缩影。短短的几年,壮观辉煌的大唐芙蓉园呈现在市民群众眼前,大雁塔北广场成为西安的大“客厅”,西安东南部发生的变化让人惊叹,身处其中,感受变化,更加振奋。考古工作者董长君先生也写来信件,他说,考古人更关心现代化建设,曲江新区富有浓郁的盛唐气息,高新区充满了现代科技气息,还有飞速发展的经济开发区,致力于建设“大水大绿”的浐灞生态区,以及让人骄傲的航空城,西安固然古老,却又充满朝气、充满活力。

  科海办公自动化公司总经理杜疆是记者的朋友,得知记者在市党代会采访,兴奋地打来电话,他对“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提出大加赞赏。他说,西安不缺活力,需要激励,西安的产业优势尤其是高新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是西安的活力之源,如何把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大有文章可做。

  北院门三德隆饭庄回族经理张悦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西安的创卫工作感受很深,她说,创卫让古老的北院门更显风采,更有影响力了,我们的经营环境、经营效益也更好了。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王瑞军则说,正是由于创卫,给城市带来了很大变化,市政设施、大气质量等都有了明显改善,今后我们应继续加强创卫工作,积极参与“四城联创”,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让人欣喜的变化,不仅发生在城市,广大农村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户县蒋村镇王坊村党支部书记赵建中,对此也有着亲身的感受,他所在的村庄,只有196户人家,168户用上了沼气,这是因为国家给予了补助,群众用沼气做饭、烧水,同时改厕、改圈,家里也变得干净清洁了。他说,5年前,村里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现在达到3800元左右,孙书记报告中说5年后农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6000元以上,俺们大家伙盼着咧。

  从城市到乡村,从普通市民到专家学者,他们感受到了西安的巨变,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更是充满了由衷的向往。南郊瓦胡同居民白立信今年已经82岁,他在病床上一笔一划写来信件,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多加学习,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更加热爱这座城市,让西安变得越来越好。市民董端芳长期在铁路医院工作,她高兴地说,近年来,街道宽了,空气清新了,水也好喝了,身边也有了小广场、小游园,公园也免费向市民开放,今后西安会变得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美好、更和谐!记者张琦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