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这个《申论》考题出得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15:10 南方网

  2007年上海市公务员招录笔试结束了,紧接着,这次考试的《申论》题便成为热议的中心。据说,这次《申论》共有4道大题19个阅读材料,内容主要集中在公务员精神和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其中阅读材料上提供了有关公务员职业道德、公德与传统私德的话题。它要求考生针对给出的材料,分析公务员职业道德、公德与传统私德之间的关系。其中分值达45分的议论文是“论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不少考生表示,这个题目难度并不高,但究竟什么是正确答案,心里没谱。也有考生认为,这个考试内容有点出人意料,复习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涉及过。

  这些年,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趋热,数百人、数千人争相奔一个岗位而来,这固然和就业环境严峻相关,大学生、研究生们将报考公务员当作谋生的手段,也无可非议。但是,报考公务员的时候,会有多少人考量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公务员的精神价值?从网上对公务员考试内容的预测和议论看,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话题。有的网上出现为公务员《申论》考试猜题押题的内容,二三十个系列性题目都是属于解决问题型的,即都是以国家公务员的身份观察思考问题,着眼于工作思路、能力的考察。例如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房价、看病难看病贵、环境保护、就业、农民工、科技创新、交通整治、反腐败等等问题的对策。这样的考题,当然都事关国计民生,都是公务员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且,过去的公务员考试中,确实出现过这些方面的内容。去年的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中,有人根据这些猜题押题的思路,甚至还蒙对了题目,以致出现了考题泄密的传言。

  但是,这次上海的公务员招录笔试恰恰“偏离”了这个思路,要求考生对如何培养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提出对策、建议。出人意料,却恰如其分。这其实是一个道德素质方面的导向,设定了公务员资格最基本的思想“门槛”,堪称招录公务员的必考题。在眼下“学而优则仕”原则依然通行、“官本位”观念与情结依然浓郁的情况下,从考试之际便重视对报考人员的职业精神的引导,太有必要了。公务员当然是通往仕途的必备条件,但是,仅仅把当公务员岗位视为自己的饭碗,仅仅把进入公务员队伍作为今后谋得一官半职的途经,仅仅把知识能力作为自己的资本而无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那么,将来我们的那些“人民公仆”的素质和表现,未免太令人担忧了。

  在这个意义上,上海这次的《申论》题颇具标本意义。不知道考生们如何答题交卷,考官们又如何评判,会有多少人得高分,而又有多少人不及格,但至少通过考题传递了一个鲜明的信号:品学兼优,品为先;德才兼备,德为重。公务员以及未来的公务员,假如不确立这个理念,就是不够格、不称职。

  当然,或许会有人答题答得不错,把“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说得头头是道,而一旦当上公务员就口是心非,所作所为有悖于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但是,促使考生们在进入公务员队伍之前就思考公务员精神和价值取向、职业道德,无疑有积极意义。由此看来,上海的这个《申论》――名副其实的“申论”,委实值得称道。(编辑:张音)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