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冲突 反思海淀取缔打工子弟学校夭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15:11 中国新闻网

  

理想与现实冲突反思海淀取缔打工子弟学校夭折

  资料图:打工子弟学校被封,学生面临辍学。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2006年春夏,北京市海淀区以安全隐患卫生等原因取缔未经批准的打工子弟学校,使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及舆论关注的焦点。回顾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教育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以雷厉风行开始到暂缓执行,所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制度冲突。

  回顾海淀取缔打工子弟学校风波

  3月9日,区教委、区综治办等12个部门对辖区39所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以办学条件和安全为重点的拉网式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这些学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4月26日、27日,海淀区教委向37所未经批准的打工子弟学校发放了整改通知。

  7月4日,区教育主管部门向37所经过整改仍未达到办学标准的学校下发《行政处理决定书》,责令其停止办学,并要求家长于7月11日之前带齐各种相关证明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办理“在京借读证明”,然后到附近公办学校报到。

  8月下旬,开学前夕,报纸与电视等媒体纷纷报道流动儿童分流遭遇的问题。

  9月4日,海淀区将取缔改为“整改”,取缔暂缓。

  反思证件成为阻碍学生分流的门槛

  8月9日,区教委郑重承诺“各公立学校无条件接收学生”,“争取1.5万余名在校生一个都不能少”。但最后仅分流了4000余名。为什么未能如期实现分流目标?

  区教委设计的分流方案程序是:由区教委发放给家长《学生家长告知书》,要求家长于7月11日之前带着“五证”(户口簿、暂住证、务工证明、居住证明、户口所在原籍无人监护证明)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办理“在京借读证明”,然后到附近公办学校报到。

  在学生进入公立学校的制度设计中,办理各种证件成为入学的关键门槛。首先办理“五证”耗时耗力,而根据告知书的要求,学生只有一周的时间办理这些证件。再者,“五证齐全”是很多流动人口家庭所无法达到的。此外,让流动人口的家长自行到附近公办学校报到也不太可行。众所周知,上学难对绝大多数的城市家庭来说都是生活中的重大负担,更何况对缺乏城市社会网络的农民工家长。

  “一刀切”让打工子弟学校难以信服

  此次区教委对打工子弟学校采取“一刀切”几乎全部取缔的做法,但同时并没有一套透明、客观的取缔标准,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取缔较好的学校,保留较差学校的情况,使多数被取缔的学校不服气。

  打工子弟学校为了抵制取缔、保住生源,纷纷采取封锁、截留“学生家长告知书”,提前放假,提前开学,提前收取学费等方式,给学生转学制造障碍。

  公立学校消极抵制分流政策

  由于考虑到流动儿童入校后,会对公立学校的教学、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增加学校负担,因此公立学校接收流动儿童的积极性并不高,面对区教委指派的任务,不少学校采用技术手段来阻挠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一是以流动儿童不符合区教委规定的“五证齐全”为由拒绝流动儿童入学;二是以学生“额满”为由拒绝流动儿童入学。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同样的学校,家长只要交了捐资助学费,就不存在额满问题;三是以流动儿童“学习基础差”为由拒收流动儿童入学。

  建议:征收流动儿童教育附加费

  流入地政府必需改变“仅提供户籍人口”这种过时的思路,也应服务包括对本社区做贡献的居民。流动人口以辛勤的劳动,低廉的工资,为流入地降低财政支出,为流入地的城市建设、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流入地政府应将流动儿童纳入城市公办学校的招生计划,采取常住人口管理取代属地管理的教育体制。

  流动人口往往在城区中务工、经商,但多居住在城乡结合处。为此,可考虑建立流入地市、区、街道三级政府分担的财政机制,使各级政府共同分担流动儿童的教育责任。省、市一级政府地区的财政应统筹从工商税及房租中征收部分教育附加费,以确保流动儿童教育经费的投入。

  (来源:晚报;作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韩嘉玲)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