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受伤的世界濒危鸟类大鸨在河北沧州成功获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23:00 中国新闻网

  

一只受伤的世界濒危鸟类大鸨在河北沧州成功获救

  孟教授查看被村民发现受伤的大鸨

  

一只受伤的世界濒危鸟类大鸨在河北沧州成功获救

  实施手术

  中新网沧州1月9日电(张鹏翔 杨志涛)记者今天从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获悉,一只受伤的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在河北沧州成功获救,目前正在术后恢复期。

  据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人、沧州师专生物系副教授孟德荣介绍,8日下午15时许,他接到沧州献县林业局打来的电话,称在献县垒头乡小辛庄村村民李继钢和儿子李秀英拣到了一只类似于鹰的鸟,个头很大而且已经受伤,孟教授马上驱车赶往事发地点。

  在献县垒头乡小辛庄村村民李继钢家,孟教授见到一只个头很大的鸟,受伤倒在地上。他发现这是一只成年雄性大鸨,经过检查发现它的身上有3处受伤的部位,分别为翅膀、腿部成撕裂伤,胸部成严重的撞击伤。

  孟德荣先生表示,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这种鸟的主要栖息地以我国为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及辽宁一带。国外见于南欧、摩洛哥、中东、阿富汗、中亚、西伯利亚、蒙古、日本、印度等地。它们同时是世界上公认的濒危野生动物,其数量也只有一千多只。有关资料显示,大鸨是我国草原上最大的鸟,也是猎禽中最大的种类,同时是世界上能飞起的最重的鸟类。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草原和半荒漠地带。由于大鸨常常成群活动,古人认为它们总是集成七十只在一起的群体,所以在描述这种鸟时,用“七十”加上鸟,就组成了“鸨”字。

  有关人士认为,大鸨在我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相当丰富的,经常可见到数十只的大群,但近年来数量已经变得相当稀少,估计目前野外总数仅有300—400只。大鸨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有:草原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使它们丧失了适宜的栖息地;农业机械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直接威胁繁殖的雌鸟、卵和幼雏;人类各项生产活动的干扰间接影响大鸨的繁殖;草原及农田附近架设的电力线以及偷猎等等。努力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使这一珍稀濒危鸟类得以恢复和发展,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据了解,沧州发现的大鸨最严重的受伤部位在胸部,伤口很深需要进行深层缝合。孟教授求得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协助,共同抢救受伤的濒危鸟类大鸨。据进行手术的张亮、刘晓鸣两位医生介绍,经过手术大鸨不会有生命危险。孟教授认为手术比较顺利,经过后期的治疗康复,大鸨今年3、4月份就可以被重新放飞大自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