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淄博日报》的情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01:31 淄博新闻网

  我与《淄博日报》有着不解的缘分和情结,这缘分太浓太重,这情结又太深太长了。

  上世纪60年代末,四开四版的《淄博日报》是我市唯一一张报纸,倘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那真比中了状元还高兴。当时我刚从学校走进一家区属企业,劳作之余总爱写些文章寄往报社。由于不得要领,屡写屡投屡屡不中,正在苦闷之中机会终于来了。1975年夏,《淄博日报》驻区记者站举办通讯员培训班,我有幸参加了。王印双、于炳文两位记者给我们讲新闻与写作知识,带我们采访,为我们改稿,我采写的稿件终于见报了,人生仿佛有了一个起点。培训班结束后,我留在区一机关承担文字工作。为贯彻邓小平同志复出抓整顿的决策,机关领导让我和另一同志办起了《生产拉练简报》,依葫芦画瓢,那老师肯定是《淄博日报》了。后来记者站为我联系参加《淄博日报》特约通讯员培训班,若是可造之才极可能留于报社,由于种种原因终未能如愿。

  1997年我从淄川调往周村一家市属企业,为报社写稿投稿的痴情依旧未改。我与蔡绍芳记者采写的《花色迎来产销旺》登在《淄博日报》头版头条,在厂内和社会上引起不小的振动。我写稿的劲头更大了,和报社的来往更频繁了,消息、通讯、言论、诗歌时常见诸报端。

  事物总是富有戏剧性。1986年我调往张店一家交通运输企业,竟由写稿投稿转变为办报人,并沿这条路一直走了下去。先是创办了《山东公路运输报》,后又陆续创办了《淄博交通报》、《淄博市运报》和《集体运输杂志》。最难以令人忘怀的是,第一期《山东公路运输报》的策划、编稿、划版就是聘请《淄博日报》记者部主任王维先生亲自指导的。这期间举办的三期全省交通系统记者培训班,凡是新闻业务的讲课,请的都是《淄博日报》的编辑记者。1993年3月,为了推动我市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的繁荣,我又调出和市体改委一位同志创办了《淄博证券报》(后改为《股份经济报》)。

  事物总有它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这也许是对缘分一词的诠释吧。出于新闻工作的需要和国家对证券市场的调整,1999年底市委、市政府确定将《股份经济报》并入《淄博日报》,创刊与出版《每周证券》,成为《淄博日报》的一部分。想不到我30年前未实现的愿望竟悄然兑现了。

  2003年10月,我离岗退了下来,对《淄博日报》关心和关注的热情却始终未减。看到“瘦身”后的报纸不仅版面更加鲜活、靓丽,内容也更加充实、新颖,心里由衷地高兴。在她创刊55周年之际,愿这株帮我扶我支撑过我的参天大树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李善清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