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打工合同之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15:38 南方新闻网

  深圳会堂

  同题辩论·各有千秋

  儿子常逃课,迷上网,有家不归,成为小顽童,父亲“无可奈何”之下竟用铁链锁儿,造成父子关系对立,最后通过签合同方式,儿子为父亲打工,才勉强打破了僵局(见昨日本报A38版)。可怜天下父母心,如何教育孩子,且看两位市民的看法。

  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看完新闻,先不论“父子打工合同”是否合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单说这一方式,就很明显地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黔驴技穷。

  对于犯错误的孩子,宽容总比惩罚有效。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多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试想,在铁链锁腿的情况下,孩子哪还有自尊心可言?

  从来都是这样: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父母。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都密切相关。但是,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则更为重要。因为其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在家里的时间也比学校多,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陪伴其一生。

  所以,身为人之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调整心态,思考如何教育好孩子,而不是孩子一不对,就简单地“收拾了事”,这是懒惰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不能仅要求孩子,更应该关注的是父母的角色,毕竟孩子还小,他走过的路可能没有父母走过的桥多,吃过的米可能没有父母吃过的盐多。如果你是父母,有一个顽皮孩子,与其费尽心思“改良”他抑或狠狠地“收拾”他,不如先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从改变教育方法做起。□冬激

  从铁链到合同是一种创新

  就本案例而言,教育方式从原来冷冰冰的铁链变成现在温情脉脉的合同,尽管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依然是对孩子的一种“捆绑”——只不过是从硬的束缚向软的束缚转变,从有形的约束向无形的约束转变。但是,笔者在此依然认为,从铁链到合同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且可以说,这是现代家庭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

  时代在变,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要改变。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大量的事实也证明,家长过于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早已行不通,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感——比如说,你越是叫我不要去网吧我就越是要去,你越是锁住我就越是要逃脱……

  签订一份父子打工合同,给儿子200元进而约束儿子不要沉迷于网吧,远远比简单的“让儿子对网吧说不”再奖励200元要高明且有实际意义。毕竟,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从小就教育儿子: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契约社会,到处都是各种有形、无形的合同,上面写明了你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这也可以告诉他:天下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艾芩哲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