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慈善须摒弃“弱者天然道义”思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15:38 南方新闻网

  鹏城聚焦

  社区家园·热言热语

  5岁富家女孩捐助3名“穷孩子”,对受捐助者称“你有我了,就不会穷了”。不少人认为“爱心作秀”对双方孩子心理影响都不好,容易使“富孩子”产生优越感。而孩子的妈妈表示,这会使孩子的爱心“更深刻”(见昨日本报A11报道)。社会关于“爱心作秀”的辩论,我以为,是一种陷入“弱者天然道义”误区的思维。

  从富家女孩捐助3名“穷孩子”的过程来看,孩子的纯真心态是无可置疑的,也许有人会怀疑她的母亲是利用孩子“作秀”,但我们也应当承认,最后的结果是有利于那3名“穷孩子”的,他们获得了急需的帮助,他们同样喜欢这个漂亮的孩子。

  在以往的慈善事业中,我们曾经过分苛求受助者的表现。中国文化曾经讲求无条件的感恩,比如“天地君亲师”,这种感恩最后容易异化为图腾,比如父母逝世、儿女三年带孝,甚至要放弃正常的生活与仕途前景。如此一来,感恩变成过分沉重的负担,变成一种服从与被服务的不平等关系。

  同样,当我们作为旁观者,先入地认定“爱心作秀”时,是否也陷入同样的误区——纠缠于“纯动机论”。这在无形中,强化了一种“弱者天然道义”心理,就是受助者以“我是弱者,我接受社会资助是天经地义的”自居,并且将他们当作一个脆弱的受保护体——不但要接受救助,而且要得到情感上无微不至的呵护。“救助者不要坐飞机去山区看望贫困学生,应该坐火车”、“富孩子要穿着跟穷孩子一样的旧衣服,才能避免穷孩子受刺激”,就体现了某种泛道德文化语境下的慈善逻辑,其实是脱离现实的。

  这种“弱者天然道义”心态,有时还可能造成受助者对自身义务的推卸。比如一个贫困大学生,接受了社会的救助,但如果他长期以来过分依赖救助,就可能形成路径依赖——宁愿接受少得可怜的救助金,也不愿意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勤工俭学工作。他可能没想到,如果他去勤工俭学,不但能减轻自己的生活负担,而且也是一种对社会的感恩。

  在之前的“孙俪救助大学生事件”中,我注意到两种极端道德化的言论都出现了:有的网友指责那位大学生不知感恩,一味索取;有的网友则批评孙俪有“救助者的傲慢”,不够宽宏大量;结果就是孙俪和大学生的情感双双受到伤害。

  其实,我们都应当承认,爱心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学这样定义慈善行为:通过慈善,让其他人获得更多的福利,助人者自我的福利满足也会获得提升,这就是“福利合作”。如果助人者的福利满足被弱化到过低程度,谁也不愿意透支自己的爱,也就不愿意再帮助这样的人。

  明星艺人从事慈善事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媒体关注,从而提升了美誉度,但他们确实帮助了不少人;企业家在慈善晚宴上一掷千金,他们可以通过制度性的“税务优惠”获得物质激励,但他们也是在从事爱心事业;如果按照“弱者天然道义”的“动机纯洁”定义,那么这些人统统应当摒弃在外,慈善事业的蛋糕又如何做大?

  其实,助人者和受助者的心态多元化,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映射。我们应更注重结果,哪怕某些助人者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某些受助者并不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成为道德更圆满的人,但重要的是一些人得到了帮助,解脱了困境,这对社会发展大有裨益。□远山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