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点点论集:力霸集团倒下 台湾民众受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16:51 中国台湾网

  中华商业银行不堪挤兑,被台当局接管。人们惊呼力霸与嘉食化申请重整激起了台湾最严重的金融风暴。这个“红顶商人”王又曾缔造这个财团能否起死回生、最终又将剩下什么成为一个问号。但是,台湾被伤到了却是凿凿的事实。

  王又曾出走,留下烂摊子在台湾

  十二月一十九日力霸和嘉食化召开董事会,决定声请重整,却拖了五天才公开揭露信息,而力霸集团实际负责人,反倒在声请重整的隔天就立即出境;同时,这两年来,力霸集团将旗下的企业纷纷切割,凡是赚钱的都切割出去,由其家族继续经营,赔钱的则留归力霸,由小股东承受苦果,最后则由当局出面收拾烂摊子。——台湾《中央日报》

  力霸、嘉食化宣布重整,中华银行与力华票券被接管,东森切割自保,台湾又一个家族企业财团恶性倒闭。存款人挤兑、债权人急着保本、跑不掉的投资人跳脚、当局仓皇因应,官员们开出一个个的无厘头保证,台湾又出现金融危机。不过,这一次,家族财团在仔细算计下,将好的部份分割留下,掏空银行,问题丢给当局。而当局则是沿袭旧有模式,照单全收,最后由纳税人承担。——台湾《中国时报》

  为避免中华银挤兑的扩散效应,金融三巨头联合登广告向存款人信心喊话,由“国库”来保证被接管银行的各种存款,这样的声明固然是出于稳定金融的良苦用心,但对于多年来苦心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无疑是一种公开的伤害。——台湾《中国时报》

  第二天,力霸集团财务风暴的全貌趋于清晰,集团中的金融事业中华银行、力华票券接连遭到挤兑150亿元、集中履约10余亿元的流动性困境,促使“金管会”先在5日宣布由RTC接管中华银,再于6日协调八家金融机构接管力华票券,连同原订5日接管的花莲企银,创下台当局一日内接管两家银行的纪录。——台湾《经济日报》

  行动慢半拍,动用公款救急,“金管会”变箭靶

  “金管会”虽然很快接管中华银,但是他们昏庸迟钝的“误判”耽误了第一时间的处理,使投资人惨遭毒手。——台湾《苹果日报》

  金融行业是特许行业,需要当局的特别监管,但台湾的“金管会”,好像只监管金融行业的政治立场,不管他们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有这样的管理者,教我们纳税人出钱的时候,心中愤恨难消。——台湾《中央日报》

  力霸集团靠纾困度日更至少有三年多的时间,结果“金检”的预防功能却像泥牛入海。这种情形就像明明已经掌握到强暴犯的犯意,甚至也看到强暴犯把裤子脱掉一半,结果不但无力阻止,竟还眼睁睁看着无辜者受害。——台湾《中国时报》

  “金管会”原先“低估”中华银承受的冲击,可以说是“低估了”民众与存款户,对财团旗下所属银行与该财团之间连带关系的既定认知。这次错估,是一个教训,提醒“金管会”对银行状况的掌握,要增加“变量的掌控”。——台湾《联合晚报》

  “行政院”不是不知道问题的症结,也不是不了解后果的严重性,但却为什么不采取果断行动处置?难道过去几年喊得震天价响的金融改革,完全都是玩假的吗?如今,当局相关单位个个都义愤填膺,交相指责王又曾和力霸集团,可是,这些年来,王又曾不是一直都是民进党当局极力拉拢的工商巨子吗?“金管会”这些单位有那一个曾经有过批评?——台湾《中央日报》

  探究深层原因 皮鞭落在了哪里?

  民进党和财团眉来眼去,中小企业和中下阶层却饱受失业萧条之痛,更有薄情郎移情别恋的椎心之痛,让许多人批评民进党失去“弱势优先”的政党价值。难怪去年八月红潮时,许多原先民进党的支持者也走上街头。——台湾《自由时报》

  财团掏空公司资产,小股东遭殃,最后由当局出面收拾残局的案例,已经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问题是当局为什么没有一套机制能够有效防止?为什么容许类似事件一再发生?——台湾《中华日报》

  试着想想,当陈水扁乐于让企业家攀附,“第一家庭”变成企业家朝圣的殿堂时,难道主管“部会”的首长们,就能完全主导政策吗?他们即使下台,但“红顶商人”络绎不绝于“权力花园”的根源若不除,岂非“断箭疗伤”自欺欺人吗?——台湾《联合晚报》

  我们的“立法院”是各利益团体忠心的代言人,表面上要行政单位严加管理为人们谋福利,私下却不断为利益团体关说要求放水。——台湾《苹果日报》

  为应付债留台湾的恶质财团式操作,笔者呼吁“立院”尽速制订《东森集团承受力霸集团债务条例》,让家族式财团共同负担其内公司的不当行为。……当然,东森集团中有部分公司是上市公司,此条例的通过势必会影响其它投资人的权益。然而,这只是“立法”技术的问题,亦即应将打击重点放在这些家族式财团公司的主要持股人身上。——台湾《中国时报》

  而力霸集团的财务危机更是公司治理的恶例。力霸集团的公司治理机制形同不存在,等于是“王家天下”。这类家族企业根本没有任何制衡机制可以监督经理部门的决策。而主管机关也无法掌握这类公司大搞母子关连交易,以及企业切割的动态,而投资人在此案例中也成为信息弱势的可怜群体。——台湾《中国时报》

  民进党执政以来,“首长”上上下下,今日的“部长”,明日安在?何况,民进党各派系动辄发起人事争斗,力霸事件的处理正在热头上,连“苏揆”都被同志点名下台,三名首长能保证什么?再者,财金首长的专业,屡受政治纤绊,表现大打折扣。——台湾《工商时报》

  台湾的金融企业或银行一再出现人为祸害,甚至大型的金融风暴,本身的法人组织、或法律人格的意识并不健全。……至今官方不是对于财团家族束手无策,就是对于法人自主的干预过多,不愿见其健康自立!这样的社会警讯会是最后一次吗?­——台湾《联合报》

  力霸风暴不但在台湾金融界掀起巨浪,在岛内舆论中也激起不小的浪潮。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开始更加理性的看待这一事件之后的危机。力霸风暴引起的伤害也正在被逐渐掌控。然而,这样的风暴会不会再次发生正在考验着台湾当局和民众。(点.点)

爱问(iAsk.com)